第三百九十五章 主公得納妾(第1/2頁)
章節報錯
徐州的戰局如溫湯,暫時沒有劇烈的交戰,都在小心翼翼的尋找戰機。
河東倒是傳來了捷報,閻柔掃蕩了黃河東岸的匈奴人,佔據解縣、蒲坂津之後,大軍沿汾水東進,攻下了臨汾,將白波黃巾截為南北兩段。
下一步的目標,就是兩面夾攻,吃掉永安的四萬多賊兵,打通太原到河東的補給線。
閻柔、徐榮釘入腹心,張郃在北邊壓迫,徐晃在西面牽扯,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剿滅白波黃巾,全據河東郡,指日可待。
劉襄把心思收回到徐州戰局,猜測著敵軍的意圖:“淳于瓊還真是有耐心,在泡水南岸待著不動了。”
“泡水上游一百一十里的豐縣,仍然為敵軍所有,主公,需提醒陳王,讓他小心提防,淳于瓊的大營也要派斥候仔細偵查,別是虛張聲勢,暗中分兵了。”戲志才專心的做著幕僚的工作,覺得比帶兵輕鬆多了。
“分兵渡河才好,他們打起來才能有機可乘,這種對峙,只會浪費糧食。你寫封信提醒下陳王便可,小沛連兵丁帶民夫,駐紮了六七萬人,沒那麼好打。”
劉襄雖然在報怨敵軍不動彈,可他心裡清楚,對峙下去,袁紹最先挺不住,自己不用著急。
至於讓斥候抵近敵方大營偵查,那是讓他們去送死,不能這麼幹。
“軻比能,你帶著本部騎兵去淳于瓊的大營轉幾圈,看看他們的反應,觀察一下敵營排程。”
這種行為在漢代叫做叫陣,在現代,叫做火力偵察。
叫陣不是電視劇裡面的武將單挑,主要目的是為了觀察一下敵軍陣型,攻防排程,有限度的交一下手,瞭解對方計程車氣、戰力。
那種陣前鬥將,鼓舞己方打壓敵方的行為,叫做致師,不是一回事。
透過斥候觀察旗號、炊煙、茅廁,再加上叫陣得到的排程情報,大概就能推測出敵人的兵力狀況了。
軻比能領兵出營,其他將校各回本部。
嚴綱有些悶悶不樂,崔奕從後面拍了他一巴掌。
“主公有意讓越騎修養體力,這次叫陣便沒派你部出戰,不要有其他想法。”
“子安兄長,某不是在想這事,胡騎怎能與越騎相比,他們的好兵任由我部挑選。”
嚴綱還真不是為了爭功,自己在主公心中的地位,牢固著呢,軻比能跟他不在一個檔次,他在想別的事情。
“看你有些煩悶,可是遇到難事了?與我說說。”
崔奕關心的問了一句,嚴綱雖然不是起兵的元從,可加入安平軍的時候也很早,是自己一手帶出來的,年紀比他小六歲,真的是當成弟弟看待。
“去年在青州屯駐的時候,頗為寂寞,就在外面納了個妾,今天來信,生了個小子。”嚴綱也確實把崔奕當做兄長,沒有什麼不能說的。
這種戰爭期間納妾的事,其實挺遭人詬病的,往最輕裡算,也是個急色的評價,於名聲不利。
“這是好事啊!你怎麼不高興?”崔奕有些納悶,家中添丁進口,大喜事啊,若不是在軍中,肯定得擺酒慶賀的。
“是好事,某也很高興,可是,兄長,某追隨主公快要八年了,得蒙看重,封官晉爵,賞金賜銀,這日子,是之前做夢都不敢想的。”
嚴綱投軍之前,不過是鄉野之中的黔首小民,與現在的生活,那是天淵之別。
崔奕越聽越迷糊:“日子好過了,你愁個屁啊?再囉嗦,小心大巴掌抽你。”
嚴綱縮了縮脖子,他是真沒少捱過巴掌:“兄長,某如今娶妻納妾,已經生了三個兒子了,兄長也有兒子,可是,主公沒有,某心裡發虛。
沒有子嗣,咱們追隨主公打下來的基業,傳給誰呀?現在那些士人越來越多,耍心眼,咱可玩不過他們。”
“是啊,傳給誰呀?”崔奕也跟著犯愁。
他十五歲隨軍征伐鮮卑,因功被推薦到漁陽甲騎,蹉跎了十年,光隊率就當了八年,幸喜遇到主公,起兵八年以來,封候拜將,得遂平生志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