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透鏡組合可望遠(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用在宴席上耽誤時間,劉襄也挺高興,便沒有過多挽留,等人走了以後,又把工匠招了回來。
“雕兩個透鏡,一個是兩面凸起的,一個是兩面凹下去的,一寸大小便可。再拿兩節竹筒來,能套在一起伸縮拉動的,透鏡要能鑲嵌在竹筒之上。”
他只管提要求,具體怎麼做,那是工匠的事情。
今天召來的這幾個工匠,都是將作監精挑細選,手藝精湛,忠誠可靠之人。這種簡單的要求,難不住他們。
片刻之間便已做好。
粗的竹筒上鑲嵌了凹透鏡,凹透鏡能發散光線,形成一個正立、縮小的虛像,使像距變長。
這是物鏡。
細一點的竹筒上鑲嵌了凸透鏡,能將凹透鏡的成像放大,方便人眼接收。
這是目鏡。
兩節竹筒的內外壁都已打磨光滑,套在一起,能前後推拉,尋找聚焦的位置。
用冰塊、竹子做成的望遠鏡,非常的粗糙,透鏡不夠純淨,視物不清。
鏡筒之內沒做吸光處理,有反光干涉,影響視物效果。
竹筒連線不順暢,手感不好。
縫隙太大,再次形成光線干擾。
毛病一大堆。
但是,無論它多麼的粗糙,它能夠看到遠處的景物,這是真實不虛的。
成功了。
集合了擅長精細雕刻的玉匠,擅長研磨的鏡匠,擅長打造精美首飾的金銀匠。
用竹筒和冰塊,做出了第一版的單筒望遠鏡,還是可伸縮,能調焦距的望遠鏡。
站在高臺的望樓上,用原始的望遠鏡,看著南城牆上的人影,看著城外市集那邊,模糊的人群。
劉襄心中高興。
伸手遞給了工匠,讓他們看看效果,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
幾個匠人輪流觀看,經歷了好幾輪從不敢置信、驚歎,到敬佩萬分的流程,這些匠人終於知道自己做出來的是什麼了。
“千里眼!”
這是趙景下的結論。
工匠看完之後,終於輪到了早已好奇得抓耳撓腮的趙景,然後他就做出了這樣的結論。
“千里眼,這是千里眼,主公會做千里眼!”
“少扯淡,能看十幾裡就不錯了。”劉襄轉頭看著幾個工匠,提出了新的要求:
“用水玉做鏡片,黃銅做鏡筒,兩節鏡筒之間要嚴絲合縫,不能讓光線進入,鏡筒內壁要塗黑,防止反光,影響觀測效果,能做到嗎?”
“啟稟將軍,能做到。”
望遠鏡雖然超越了他們的認知,但有實物參考,憑他們的手藝,有自信能做得精美絕倫。
劉襄這些年,“指導”過不少工匠,這次是最具體的,他相信大漢工匠的手藝。
“那塊水玉能切割幾組鏡片?”
“至少八組。”玉匠憑藉多年的經驗,判斷那塊水玉能切出十六個粗坯,足夠做八對凹凸鏡片。
劉襄點點頭,激勵道:“去做吧,若做得好,吾不吝賞賜,軍爵、錢財,就在你們自己的手上,能不能拿穩,看你們的手藝了。”
“我等必竭盡全力,為將軍做出精美絕倫的千里眼!”
重賞總能調動人的積極性,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
“此事要保密,一絲風聲都不能洩露,但有隻言片語洩露於外,必定嚴懲不貸。”
“遵將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