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的良田很多,除了海邊的鹽鹼地以外,廣闊的大平原上阡陌交通,田畝相連,養活了將近兩百八十萬的人口。

兩次大規模的黃巾起義,相對其他州郡來說,徐州受到的影響比較小,後面的軍閥爭鬥,這裡也不是主戰場,兗州、豫州有大批計程車族、百姓逃入境內,人口不降反增。

可惜,王朝末世,秩序崩壞,最終也沒逃過戰爭的荼毒。

原本被趕進青州的徐州黃巾軍,他們又逃回來了。

趁著袁紹的大軍無暇剿匪,迅速的發展壯大,滾雪球一般的拉起了二十多萬人,除琅琊之外的其他四郡都被波及,以東海、下邳損失最大,多座縣城被攻陷。

這是高幹返回徐州之時,面對的狀況。

一路急趕,疲憊不堪的三萬大軍,在彭城縣修整,這是彭城國的王都,也是袁紹的郡治所在。

自從劉虞被封為郯侯,原本的郡治郯縣,他越待越彆扭,後來攻打袁術,豫州的沛國以及汝南的東部地區被佔據,他索性就把治所遷到了徐州最西面的彭城。

留守徐州的是治中陳矽,見援軍到來,終於放下了心,北面敵軍犯境,腹心鬧黃巾,這些日子,他是焦頭爛額,援軍到來,總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一股腦的將各地軍情告訴了高幹。

高幹是袁紹的外甥,二十來歲,年輕氣盛,一點都不把黃巾放在眼裡。

“陳治中安心,待我休息一日,率軍平了黃巾,再北上滅了那劉襄,徐州自安。”

隨父親一起出迎的陳登撇嘴不屑,胡吹大氣,先平了黃巾再說吧。

高幹所部修整一日,兵分四路,掃滅了彭城國境內的小股黃巾,這讓他越發自得,而他的副將顏良也是個性子衝動的。

兩人一合計,乾脆兵分兩路,高幹領兵去東南的下邳國,顏良領兵進入了正東的東海郡,想要快速掃滅黃巾,然後合兵北進,攻滅劉襄。

《仙木奇緣》

東海、下邳兩地,黃巾軍二十餘萬,經年悍匪不在少數,戰力不是剛起義的民夫能比的,兩路大軍輕敵冒進,撞了個頭破血流,敗退回彭城的時候,傷亡都不小,趁亂逃散的更多。

三萬大軍損失慘重,士氣崩沮。

高幹煩躁異常,這是他第一次獨擋一面,要是連黃巾賊寇都打不過,那就丟人了。

收攏敗兵兩萬有餘,再次進兵東海郡,可軍隊計程車氣還沒養回來,兵卒厭戰,難以獲得戰果。

連一郡黃巾都無法剿滅,他越發急躁,不顧陳矽百般勸說,鐵了心的要調琅琊兵馬助戰。

“陳治中不必再勸,兩路大軍夾攻東海黃巾,必然速勝,滅賊之後即刻回援,六萬多兵馬在此,那劉賊能奈我何?”

陳矽父子阻攔不住,高幹趁著本部大軍吸引了東海郡黃巾軍的注意力,調琅琊大軍兩萬,南下夾攻。

這個計策,單單針對黃巾的話,也算不上什麼錯誤,可北邊還有更強大的敵人呢。

劉襄收到琅琊調兵南下的時候,第一個念頭,就是覺得敵人想用計策誆他。

這次陳兵邊界,是想先牽扯一下徐州方面的兵力,讓袁術緩口氣,別被人一戰給滅了,那袁紹的實力就太強了,順勢就能佔據豫州和揚州大部,成為橫跨三州的大諸侯。

這可不行。

必須給袁術續續命,他們才能打得更激烈,消耗得更嚴重,這樣才符合劉襄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