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不得不承認,總有那麼幾個人,他們的運氣太好了,彷彿天命加身一般。

比如昆陽之戰,王莽四十二萬大軍圍困昆陽,大營百餘座,圍城十層,而城內的綠林軍,只有一萬七千人,劉秀在城外的援軍不到五千人。

可“大魔導師”劉秀一戰成名,典籍記載:“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云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

意思是說,晚上突然有隕石墜落到王莽軍營地,白天又看到山一樣的雲朵壓下來,快碰到地面才散去,將營中士卒嚇得士氣低落。

而此時,文弱的劉秀一反常態,“與諸營俱進,自將步騎千餘為前鋒”,自己親率敢死隊參戰,並一鼓作氣衝鋒在前。

但面對幾十倍的兵力差距,以及不小的裝備劣勢,按照常理來說,王莽軍只要稍作調整,劉秀和城內的綠林軍沒有獲勝的道理。

於是,老天爸爸又幫忙了。

恰巧突發雷雨暴風,樹幹屋瓦被刮的到處橫飛,劉秀趁機領兵長驅直入,斬殺新軍副主將,四十二萬大軍徹底潰散,慌不擇路跳河淹死的就有上萬人。

史書記載:“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戰,士卒爭赴,溺死者以萬數”。

昆陽之戰兩年後,劉秀登基稱帝。

這一年離他起兵造反,騎牛上陣,才過去了三年。

天命之子啊。

初平元年九月的曹操,也有點這個意思。

本已歸家的曹操,突然就成了兗州刺史,以鮑信為首的兗州一眾太守共同推舉他上位。

上一任戰死的劉岱還給他留下了兩萬兵馬,再加上七拼八湊,他幾天時間就有了齊裝滿員的三萬大軍。

硬著頭皮西進,剛到戰場沒多久,仗還沒打呢,河東牛輔被白波賊給揍了,李傕三人先後接到回援河東的調令,次序正好趕上跟曹操會面。

老曹帶著軍隊,走到哪,哪就退兵,他一路行軍就把涼州人“嚇跑”了。

前幾天還被涼州人按在地上摩擦的張邈都傻了。

你們這是在演我嗎?

事情還沒結束,涼州三路大軍在滎陽附近匯合,老曹還在擔心敵人會不會反攻,他能不能打得過的時候,洛陽河段的大堤決口,洪水衝擊兩百餘里,直接把涼州兵馬衝散了。

曹老闆最勞累的一戰,就是駕著小船抓俘虜,最狼狽的一刻就是靴子被泥坑陷住了。

涼州集團反攻河南,最終以曹操大勝宣告結束,俘虜敵兵兩千餘人,殲滅多少不知道。要不是劉襄派人偷了兗州四十萬人口,他肯定覺得自己是天命加身的牛逼人物。

現在沒功夫責問劉襄,他正著急忙慌的佔地盤呢,亂世的法則,他終於看清楚了,兵馬、地盤,除此之外,還是兵馬、地盤。

張邈被打殘,陳留被曹操順勢據為己有,濟北國鮑信直接來投,濟北也成了他的地盤,東郡太守早就死了,直接拿過來管轄,至於被劉襄佔據的北岸領地,暫且容後再議,現在惹不起。

兗州還沒安定,他就出兵西進,攜大勝涼州軍團的威名,直接佔據了穎川郡。

這裡歸屬豫州?

無所謂,我是來保護百姓的,都是大漢子民,不分兗州、豫州。

反正他帶著兵馬來了,想讓他走可不容易,就像被劉襄佔據的兗州地盤,肯定是要不回來了。

為了應對南邊的袁術,老曹立刻向袁紹求援。都是老相識了,這兄弟兩個的恩怨,沒人比他更清楚,袁紹肯定會救他。

單單為了給袁術添堵,遏制袁公路的發展,袁本初也會不遺餘力的來救他。

曹操所料不錯,派人求援沒多久,揚州刺史陳溫就在袁紹的指使下,出兵汝南邊境。南邊的廬江,北邊的穎川,把汝南夾在了中間,袁術擴充地盤的計劃胎死腹中。

更讓他噁心的是,袁紹這個小婢生的賤種,派人跟劉表結盟了,南陽郡後路威脅大增,他的地盤被三面圍堵,只有汝南東邊的陳國和南陽北面的洛陽廢墟能夠發展。

陳國也是硬骨頭,東進還會多樹敵,這可不是好選擇,袁術不是傻子。

正當他思索未來出路的時候,荀諶上門了,代表劉襄出使汝南,要與袁術結盟。

什麼叫出門遇貴人?什麼叫久旱逢甘霖,什麼叫老流氓看見花痴女?袁術對此深有體會。

結盟,必須結盟!

結盟之後沒多久,他就領兵六萬南下找陳溫麻煩去了。

劉表兵力強大,曹操剛剛大敗涼州兵馬,銳氣正盛,兩路都不好惹。只有陳溫是個軟柿子,先用他立威,剪除袁紹羽翼,然後再一個一個的收拾他們。

可惜,袁公路不知道的是,劉襄也派人跟袁紹結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