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洛陽(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堅信會有轉機。
堅持得到了回報,八月,洛陽大火,他不顧黑夜,出兵東進,在邙山撞見了被宦官劫持出城的皇帝劉辨,以及被戲稱為“董侯”的陳留王劉協。
功高莫過救駕!
這救駕之功誰也別想奪走,無論路上阻攔的是誰,董卓一概不理。
領兵護衛皇帝,敢攔路者,皆殺!
他要,入城!
此時的洛陽很亂,想要掙脫世家,迴歸外戚本質的何進,莫名其妙的被幾個罷官去職的中常侍刺殺,死在了皇宮大內。
以袁氏子弟為首的何進屬下,領兵衝進了皇宮,殺掉了他們想要殺死的一切。
皇帝劉辨在這些“忠臣良將”的亂軍之中,被幾個失勢的常侍“劫持”出城。
而何進的幾路部曲在董旻的唆使下,屠殺了何進的弟弟何苗滿門。
荒誕離奇,波雲詭譎。
洛陽的這次大亂,紛繁複雜,但結果是宦官集團被誅殺,外戚何氏被連根拔起。
士人集團一家獨大。
最後的隱患叫做劉辨。
所以,董卓廢帝,袁隗親自扶少帝劉辨下臺。
袁紹知道自己脫不開衝擊宮禁的罪名,他不想成為替罪羊,趁機表演了一出怒罵亂臣賊子董卓的戲碼,大賺了一筆名望,回老家等待時機。
八歲的陳留王劉協,於九月初登基,改元永漢。
189年是個混亂的年頭,光年號就有三個,頭四個月是中平六年,五月到九月的中間四個月是昭寧元年,最後四個月是永漢元年。
劉襄不管那些亂七八糟的,專心在冀州分田,以及建民兵團練,只有儘快消化新佔領的地盤,才能進可攻,退可守,立於不敗之地。
在此期間,分兵掃蕩黃河北岸,兗州東郡和濟北國,青州平原郡和樂安國,都被切下了一塊地盤, 西至黎陽,東到渤海,黃河下游一千里河道的北岸之地,都被他劃到了冀州治下,成為了“冀州黃巾軍”的勢力範圍。
五月中旬那會,新帝登基的詔令傳到冀州,劉襄命人送去了河間國,河間王劉陔真的是個聰明人,第二天就送上了降表。
靈帝在位時,需要他安安靜靜、高高興興的活給別人看,他就安心的在宮殿裡享樂,活得那叫一個滋潤。現在新帝登基,他的身份不那麼敏感,也不那麼重要了,立刻就老老實實的投降。
真識時務。
國相何遵就不怎麼聽話了,先是反對,後又棄官潛逃,緹騎追索三日,將其射殺於漳水河畔。
冀州這邊在按部就班,幷州也沒起什麼波瀾,董卓的注意力全在洛陽,根本就沒靠近幷州邊界。
幷州北部,閻柔領兵兩萬正在進攻河套。
鮮卑躲去了漠北,南匈奴王廷這幾年接連受到打擊,之前被鮮卑人吊打不說,新上位的單于於夫羅在幷州南部被俘虜了一部分人馬,現在帶著殘部在河東郡休養生息,不想回幷州,也不敢回去。
河套地區的胡人部落、宗族、豪強,各自為政,難以合力,反抗烈度並不大,很順利的被收入了囊中。
至此,大漢北疆盡被劉襄掌控,而防備、征伐草原的任務,他全權託付給了北中郎將閻柔。
初夏那會,還接到了一個好訊息,宿衛尋找了三個月而不見蹤影的孫堅家眷,終於出現了。
在海上碰到了幽州的海商船隊,原本他們都快漂到幽州了,現在正被人護送,順著漳水向鉅鹿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