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漢末三國時期數得著的智謀之士。

善權謀,能統兵,不是單純的參謀型人才,跟周瑜、後期的諸葛亮、司馬懿一個型別。

歷史上,是袁紹手下的第一號人物,冀州士人集團的領袖,監察內外,威震三軍。

劉襄仔細觀察著這個身著從人短褐,鬍鬚稀疏,眉毛清淡的三十餘歲中年男子。

其身高七尺出頭,身材有些單薄,面相平平無奇,卻有一種不卑不亢的淡然之態。

不知他脾性如何,便開口譏諷道:“藏頭露尾非君子所為,公與先生以為然否?”

沮授從容一笑:“此,授之過也,望使君諒解。劉使君率大兵而來,吾戰戰兢兢,難免心憂過甚,失禮了。”

《五代河山風月》

心胸還可以,不是偏激的性子。

劉襄心中思量,沮授能來,應該、大概、可能,是有投奔自己的念頭,就是不知會有什麼條件?也不知道他的政治理念是什麼?

是為家族崛起還是想要一展抱負?

想到此處,開口詢問:

“吾心中有一疑惑,還望公與先生指點迷津。自周以降,國朝開啟之時,皆分田於百姓耕作,國君、良臣都在壓制大族兼併,眾人皆知百姓為國朝基石,百姓活不下去,天下必然動盪。

那麼,為何世家大族仍然崛起壯大,不可遏制?為何黔首小民被煎迫至此,生活無著?為何屢屢官逼民反?天下這麼多智謀之士,難道看不出來,這是取死之道嗎?北狄南蠻,東夷西戎,他們可沒死絕呢!”

他一口氣說下來,感覺氣息有點不夠用,喘息了一下,目光灼灼的盯著沮授。

沮授有些心驚,此君志向居然如此遠大,這些疑問乃是天下之主才會考慮的事情,他已經不擔心怎麼擴充地盤,怎麼爭奪天下了嗎?他現在就在思考怎麼安定天下的事情了?

好氣魄!

可他提出來的疑問,實在是千古難題,縱然是智深如海,也難以解決。

沮授有些艱難的回答:“人皆有私心。”

答案不難,難的是無法可解。

“公與先生有私心嗎?”

“有,天下人莫不有私。使君沒有私心嗎?”

劉襄笑道:“有,吾常常在私下裡想,當殺盡私心過盛之輩,千人不夠,便殺萬人;萬人不夠,便殺十萬人;即便百萬,吾也殺得。滔天罪孽,吾,一力擔之。”

在一旁靜靜聆聽的郭典嚥了一口口水,這句話的殺氣太盛了,他有些驚駭。

真的要為了些許部曲和田地,跟這位硬頂嗎?

會死的!

一定會死!

他怕了。

沮授嘆息一聲,勸道:“使君,殺戮無濟於事,何不另想他法?當以律法約束,以賢明之士監管,殺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殺人確實解決不了問題,但能解決出了問題的人。”劉襄嗤笑一聲:“現在,出問題的人太多了,所以,天下亂了。”

這話是詭辯,但也沒什麼錯誤,沮授苦笑,他是來跟對面之人談判,爭取鉅鹿郡各家待遇的,結果被封住了口,保留田地、部曲的話,說不出來了。

這位的殺性太重了,也太強勢了。

怎麼辦?

硬頂是打不過的,幽州士卒的戰力,他們太清楚了,劉使君麾下十幾萬大軍,縱橫幽冀好幾年,誰也不是對手。

他想做最後一次努力:“我等願出人出糧,供使君驅策,為使君攻城掠地,爭霸天下。”

這是想要組建單屬於鉅鹿郡士族的軍團,由他們出人出糧,不用劉襄花一個錢便能多出一股不小的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