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2/2頁)
章節報錯
單靠政治手段,修不好大漢這間破屋子。
該推倒重建了。
州牧各自為政的時代降臨,可以名正言順的豢養大軍,可以毫無顧忌的跨州而戰,漢鼎將熄,群雄逐鹿,就差董胖子拽下皇帝的最後一塊遮羞布了。
董卓入主京師雖然僥倖,但他上洛是必然的結果,招四方猛士上京,其實是汝南袁氏的意思,何進就是個被矇蔽的憨憨,他雖然是大將軍,可他在地方上有什麼力量?
沒有的。
他的力量在洛陽周邊,招個屁的四方猛士,找人過來打他自己嗎?需要外部力量參與京師亂局的是世家,是汝南袁氏。目的也不是為了誅殺閹黨,而是制衡何進。
皇位更迭,多麼敏感的時刻,力量最大的是何進,登基的是他外甥,他需要找外人幫忙嗎?
完全不需要啊。
但是,他就是愚蠢的聽信了袁氏的蠱惑,下令招外將進京了,雖然之後又回過味來阻止,可已經來不及了。
這事跟董卓有關係嗎?
當然有,董胖子那時候是汝南袁氏的門生故吏,袁隗是他的舉主,這在大漢是非常重的恩德,也是非常明確的政治標籤。
袁家舉薦的人,自然是袁氏的力量,別的陣營,誰敢信他呢?
所以他在河內駐兵觀望,所以他敢輕兵突進直入洛陽,那裡不但有他的親弟弟打探訊息,最主要的是洛陽城裡有他的盟友,他才敢這麼大膽。
陰差陽錯之下,救駕的機會掉到了他的手裡,入主京師的契機到來,董胖子徹底發達了。
起初,他和袁氏還是挺融洽的,包括廢立皇帝的時候,扶少帝劉辨下臺的就是袁隗。那個時間段,袁氏跟他是一個陣營的,別看袁紹咋咋呼呼的跟董卓不對付,可那時候袁紹哪有什麼話語權?
袁紹是庶子,後來過繼給了早早就病死沒有子嗣留存的伯父, 他年輕的時候,真沒什麼倚仗,洛陽也輪不到他說話。
可他是個人精啊,袁氏跟董胖子一個陣營,他趁機表演一下忠誠大漢的戲碼,既搏出了名聲,又沒有殺身之禍。
他罵了一句董卓,逃出洛陽之後,結果又當太守又封侯,還是董卓親自下的命令,真他孃的聰明,政治遊戲讓他玩的明明白白。
後來,天上掉了個大餡餅,董卓跟袁氏決裂,屠了袁隗一家老小百餘口,袁紹上面沒人管束了,就剩下他跟袁術兩枝,兩人都是承嗣之人,袁家的人脈遺產,他自然也能分一杯羹。
自袁隗死後,涼州集團跟關東士族集團就徹底幹上了,袁紹比袁術可厲害多了,所以他攫取了最大的利益,獲得了最高的名望。
千萬別以為孫堅、曹操在這場戰爭中的收穫很大,他們一個是打手,一個全軍覆沒,哪有什麼真正的利益能留給他們?
袁紹才是那個悶聲發大財的贏家。
所以,董卓死後,漢末最大的諸侯就成了袁紹。
這就是原本歷史之中洛陽亂局的主要脈絡。
複雜紛亂而又簡單粗暴。
劉襄仔細的回想著自己在後世所瞭解的歷史,企圖抽絲剝繭看清各個陣營的真實面目,以防被人矇蔽。
發生了什麼事件並不重要,他的到來已經改變了不少歷史,很多事情肯定有所變化,重要的是透過這些歷史事件看清楚各路諸侯的基本盤,以及他所在陣營的利益需求。
然後找出他們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