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雞肋(第1/2頁)
章節報錯
鮮卑王廷所在之地,是姑衍山西南角的一處山坳,正北和東北方向有山嶺阻擋寒風,東、西、南三面都是平坦的草原,餘吾水從山中而來,自北向南流經王廷所在,後又折而向西。
依山傍水又能躲避嚴冬的寒風,這是一處絕佳的越冬之地。
單于金帳設在山腳的緩坡上,山坡之下是綿延二十餘里的帳篷和畜欄。原本這裡生活著八萬鮮卑牧民和二十多萬的牛羊馬匹。
如今,牲畜還在,鮮卑牧民卻不見了蹤影。
劉襄知道,如果自己想要掌控草原,其實不該殺得這麼狠。
可這裡太遠了,氣溫也太低了,付出和回報完全不成正比。
食之無肉,棄之可惜,猶如雞肋。
雖然西域也很遠,可開通商路之後,大漢可以跟安息帝國、貴霜帝國,甚至是羅馬帝國做生意,收益很高。
漠北草原完全比不了。
僅僅是鮮卑王廷這裡,冬天的氣溫就能降到零下四十度,再往北更冷,而現在又趕上了小冰河期。
開發兩湖和開發漠北,哪個更划算?不言而喻。
他連東北平原都只選了遼河,沒有再向北方擴張的想法,至少在江南開發完成之前,大漢沒有精力北進。
他知道千百年以來,北方草原是中原大地最大的威脅。
商周時期的山戎,秦漢時期的匈奴,被匈奴打敗的東胡而分裂出來的鮮卑、烏桓,還有南北朝時期的柔然,隋唐時期的突厥,以及打得大宋滿頭包的契丹、女真、蒙古。
都在這片草原發展壯大。
史書上記載的一樁樁一件件遊牧民族南侵的事件,他都清楚。
可現在不是時候。
解除邊患不能只靠佔據敵人的地盤,光佔地是沒用的。
即便他此時佔據了漠北,中原王朝就真的沒有北方的邊患了嗎?
不會的。
草原的北邊還有丁零人和堅昆人,丁零人的北邊還有通古斯人,通古斯人的北邊還有薩摩耶德人和尤卡吉爾人。
一個一個的打過去嗎?
以大漢的國力,根本做不到。
依靠佔據地盤而消滅敵人的想法是不對的。
強大己身才是王道。
中原王朝強盛的時候,北方草原乖得像條狗,等中原衰落,他們才會化身成狼。
敵人到底是二哈還是狼王,完全取決於自己是不是足夠的強大。
所以,他這次就是來殺人的。
人口才是強大的基礎。
這次北伐,不為佔地,只為減丁。
削弱草原的人口,減緩漠北崛起的速度,等他再修煉一段時間的內功,等到江南開發出了成果,等到大漢恢復元氣。
他還會再來。
那時候才是考慮把漠北納入版圖的時間。
他當然不會任由草原孕育出一個又一個能夠威脅漢人的遊牧民族。
不著急,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