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北伐缺糧(第1/2頁)
章節報錯
荀攸面露喜色,他高興的不僅僅是交州能種三季稻和種甘蔗製糖,最重要的,是陛下重視的態度。
這說明他不是被髮配邊荒,而是真的能夠大展身手。
天下太大了,並非所有地方都能得到皇上的重視。
像這種皇帝注目之地,一分功績便有一分表現,如果在那種被忽視的地方為官,就只能默默無聞的熬時間了。
荀攸這個大侄子在開心,可荀彧這個小叔叔卻心生憂慮。
現在的潁川荀氏已經成為大漢的頂級世家,聲勢無兩,在陛下打壓世家大族的政策之下,已經成了異類。
所有人都在羨慕陛下對荀氏的寵信,可荀彧一直心中警醒,每每約束家人,要謙恭禮讓,不可做違法亂紀之事。
現在繼自己和友若之後,公達又登高位,這不是尊榮,這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若是家族子弟因此內心失衡,行差踏錯,荀氏的下場好不了。
陛下說交州有金山,荀彧也相信交州會繁榮,海貿、蔗糖、香料,誘惑太大了,希望公達不要被矇蔽了心智。
陛下是讓荀氏去對付士燮,而不是想要再扶持一個「士燮」,這一點一定要保持清醒。
荀彧的憂慮,劉襄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會在意。
「公達回家準備遠行之事吧,今日詔令就會下達,儘快啟程,早日抵達交州。」他叮囑道。
「唯。」荀攸行禮告退了,他知道陛下和自己的族叔後續商討的事情,他還沒有資格聽。
他確實沒資格聽,因為後續的話題是盤點本季的田稅和銅錢的發行數量。
荀彧稟報:「今年田稅主糧七千三百五十餘萬石,蠶絲、麻絮等等物料,已經全部完成入庫,各縣正在派人押解。
十月之前,常平倉舊糧換新當能完成,軍備倉預計購糧兩千萬石入庫,各地駐軍的口食糧也會調撥完成。待各縣賣出其餘物料,會由當地駐軍負責押解稅款入京。」
「今年主糧產量如何?」
「據戶部稟報,本季主糧產量在六億八千萬石以上,北方州郡主糧的種植面積在縮減,單畝產量還在下降。」
「六億八千萬石。」
劉襄嘀咕了一句。這個數字很大,可放到整個大漢,卻有些不太夠用。
靈帝時期,統計的田畝面積是七億畝,這些年,他收繳了世家豪強的田地,其中有一部分是隱瞞下來的黑地。各地十幾年持續開荒,總計開出了幾千萬畝的田地,現在大漢的田畝數量將近八億畝。
但這裡麵包括了桑麻田、茶園、果園、漆園等等非主糧用地。
漢代沒有化肥,必須輪植,用以休養田地的肥力,隨著治下商業的發展,農戶輪植之時,種植蔬菜和花生、胡麻等油料作物的面積越來越大,主糧的種植面積一再減少。
今年只有三億四千萬畝的主糧種植。
長江流域還沒開發出來,所以地盤多了好大的一片,可糧食總量卻沒提高多少。
六億八千萬石看起來挺多,但經不住大漢人多牲畜多,體量大自然消耗也大。
每年光百姓的口糧、官吏的俸祿,就超過了四億石,為下一季預留的種糧至少要八千萬石。
種植糧食每畝需要種子15到22斤,土地越貧瘠,需要的種子越多。
粟、糜、黍雖然對種子的消耗要少一些,可它們的產量也低,大漢現在的主糧早已向稻米和小麥傾斜,這兩種都是下種多,產量高的莊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