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子母與獵鷹(第2/2頁)
章節報錯
四是子炮可以承擔一部分火藥壓力,使炮腹的壽命增長,此外,子炮損壞一兩個,也不影響火炮的繼續射擊。
有優點自然有缺點,子炮與炮腹的空隙使發射之時的氣密性較差,因此射程會受到影響。
劉襄選擇試做
的是小型炮,稍微加長了一點母炮倍徑,總炮長五尺,重一百斤,口徑兩寸,彈丸一斤,發射藥一斤。
青銅、鑄鐵、鍛鐵三門炮被抬上炮位,靶區定在宮外的後山,試射程式都已經摸熟,填裝子炮,三輪齊射,連續九次轟然炮響,三門炮都完好無損,靶區稟報,彈丸散步在一里半到兩裡之間。
沒對比出什麼答案,子母炮不存在多填發射藥試驗極限的事情,但劉襄依然很高興,因為證明這種炮型成功了。
他對子母炮給予的希望很大,因為這種炮型的泛用性真的很強。
它可以做成炮車,跟隨步兵作戰,能用散彈打步兵,也能用彈丸攻堅,漢代這個時間段的木製城門可扛不住它的轟擊。
它也可以勝任艦炮。
在劉襄的設想中,子母炮非常適合作為戰艦的甲板炮。多配子炮,用極高的射速打出驟雨般的散彈彈幕,清掃敵人甲板上的水手。
剛才如果不是試炮,以子母炮的射速,半分鐘就能完成三發連射。
若配上六個子炮呢?
開局六連射。
那將是敵人的噩夢。
他愉快的吩咐工師:「銅炮和鑄鐵炮回爐吧,以後子母炮採用鍛鐵鑄造,再造一門長七尺,重兩百斤,口徑兩寸的子母炮用來試射。」這是為戰艦定製的,試射也不可能只射這幾次,以後太乙宮會持續試射,看看使用極限。
「趙景,以後試射由你帶一隊隨駕騎士來辦,不但要試出火炮極限,還要試著打得精準,你們自己摸索吧。」
火炮射術這玩意,專業性太強了,劉襄給不出建議,只能慢慢練,反正也不指著他們上戰場,有得是時間。
「唯。」工師和趙景拱手應命。
「快吧獵鷹炮抬上來,等會天色就要變暗了。」獵鷹炮就是紅夷大炮,因為射程遠,所以命名為獵鷹。
這是一種長身管、紡錘形結構的火炮,炮管長,管壁厚,口徑大,整體形狀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
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安裝了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
劉襄的試作型是小型炮,長只有八尺,也就是一米八四,重六百斤,口徑三寸,彈丸五斤。
他心中的理想型,是長三米重一噸以上的大型火炮,用來做要塞炮和艦炮,可現在的鍛造技術無法拼接那麼厚的炮管,暫時只能做出來六百斤的鐵炮。
所以其他兩種鑄炮技術只能鑄造同型號的火炮,用以對比。
熟門熟路的填藥填彈,五斤發射藥裝入炮膛,彈丸推入,點燃引線。
重炮的轟鳴聲就是不一樣,更像在耳邊響起的炸雷,地面明顯能看到衝擊波在一瞬間震起來的塵埃。
可這次試炮並不順利,三門炮,有兩門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