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淮南三城攻略戰:千金市馬骨(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系列攻城的計劃,都被打斷,滿腦子都是陛下一夜奪城,果然天命所歸的迷信思想。
也不說蔣欽躊躇滿志,一門心思的要練強兵,建功立業。
只說劉襄帶著羽林軍縱馬疾馳六十里,於下午之時趕到桃林渡附近。
這裡正在熱火朝天的安營紮寨,車營已立,曹性覺得防禦力度不夠,趁著敵人尚未前來,派遣士卒挖掘塹壕,又在附近伐木,繼續加固營盤。
若說東邊三十里外的陽泉縣,暫時沒察覺渡口已失,還情有可原,因為一千輕騎正在城周遊蕩,派到外面的斥候、巡哨和烽燧兵,都被他們拔除、截殺了,劉勳不明敵情,暫時不敢有大動作。
蓼縣就在西邊十里,站高一點就能看到桃林渡口有大軍入駐,守將李豐卻始終沒有派兵檢視。
這就不對了。
即便城外有輕騎遊曵,你也可以派船出來看看的嘛!
可這人什麼都沒做,讓人費解。
劉襄和五千羽林騎,躲在桃林渡口南邊十餘里的樹林中歇馬,思考著李豐的意圖。
他不是不能讓北岸的關羽所部搭浮橋直接渡河,只是蓼縣在淮水上游,放幾條火船就能破壞浮橋,若是隻用小船擺渡,會不會被南岸的舟師突襲,他不確定。
已經佔據了登陸場,戰力優勢這麼明顯,還要跟敵人打不擅長的水戰,他覺得虧得慌。
仗不是這麼打的!
桃林渡口水勢平緩,可寬度將近三里,這三里水面,讓他犯了難。
不是沒有狹窄的河段,但那些地方水流太大,搭橋很難,船運會被衝散,沒法集中兵力,會被敵人各個擊破。
南方的水勢和北方不一樣,朝廷的精銳兵馬多以北人為主,水戰真心不適應。
小規模交鋒的時候,還能佔一佔兵員素質的便宜,大規模作戰,勝負難料,犧牲會很大。
這就是關羽所部始終沒能突破淮水防線的原因所在。
現在自己率兵接應,如果還要關羽跟敵人在水面上爭鋒,那禁軍的將士們是過來當觀眾的嗎?
所以,蓼縣守將李豐到底在想什麼,會有什麼樣的應對,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而此時,被劉襄惦記的李豐,正拿著一封書信,滿腦門子的官司。
信是他的好友喬蕤寫的,內容是勸他投降朝廷,送來好多天了,他也看過無數次了。
但信裡少了東西。
勸降的話都是喬蕤說的,皇帝一個承諾都沒有。
讓他如何相信朝廷的誠意?
釜中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