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難兄難弟(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南的上層結構,很複雜。
本地計程車族、豪強、宗賊,互相之間本就不對付,爭鬥就沒斷過,後來淮泗流域計程車族豪強大量南下,因為爭奪田產,與本地人的矛盾很深。
再加上那些帶兵的軍閥,還有一些北地的世家,揚州的大人物,仇怨不小。
畢竟蛋糕就這麼大,你多吃一口,別人就少吃一口,能融洽才怪。
要是沒有劉襄帶來的壓力,他們早就打成狗腦子了。
丹陽太守周昕、吳郡的陸康、廬江的周瑜,都屬於本地人的代表。
劉勳、紀靈、劉邈、張昭那一幫人,就是外來人的領袖了。
至於各地的宗賊,屬於上不得檯面的人物,被兩方壓制得很慘。
劉襄倒是沒有利用周瑜挑起揚州內戰的意思,因為做不到。
他們得有多腦殘,才會在朝廷大軍南下的時候掀起內戰?
他想分裂的,是平定之後,存活下來的那幫人。不能讓他們報團呀,否則天高皇帝遠,不好管理。
可怎麼讓周瑜成為自己的刀子,他還沒打好底稿。
先把人招攬到麾下再說吧。
「公瑾的才學,世人皆贊,被譽為江左第一,不知有何志向?」劉襄笑呵呵的詢問。
「陛下謬讚了,小民才疏學淺,不敢當此美譽,往日裡不過是呼朋喚友,飲酒作樂而已,一些朋友胡亂吹噓,當不得真。
只是性喜浮華,至今沉不下心來治學,這輩子怕是難有成就,吾思來想去,既然本性如此,又何必強求呢?便不再糾結於此,索性悠遊田園便是。胸無大志說的便是在下了。」
周瑜笑得很靦腆,彷彿立志不高尚,有些不好意思的少年郎一般。
他心裡卻有些打鼓,皇帝一上來就問他志向,這種問題可不好回答,萬一被認為心有異志,那就難受了。
此次召見,必然有所圖謀,也不知能不能推脫過去。
劉襄知道他是在推脫,不想給自己效力,熱臉貼人冷屁股的事,他可不想做,於是開口說道:
「朕想起一個故事,特別有意思,說是曾經有個挺有才華的年輕人,為了躲避司空的徵辟,用馬車壓斷了自己的腿,謊稱意外受傷,可司空不信,最終仍舊被徵辟入府。公瑾,你覺得這個年輕人是聰明人嗎?」
劉襄說的是司馬懿躲避曹操徵辟的故事,當然,斷腿是他杜撰的,歷史上司馬懿只是稱病,說自己風痺犯了,就是關節炎、痛風之類的病。
但稱病哪有斷腿刺激,所以就改了個說法。
問了周瑜之後,他又轉頭看向魯肅:「子敬覺得呢?這個年輕人究竟是聰明呢?還是傻呢?」
這故事很嚇人呀!
周瑜有點慌,魯肅冷汗都下來了。
他們不想回答,卻不得不開口。
「回稟陛下,小民認為此人確實不是聰明人,這樣的短智之人,司空又何必徵辟呢?只會尸位素餐而已。」周瑜小心翼翼的表達著自己的意思。
話裡的意思劉襄聽懂了,強行招攬,必然不會盡力做事,他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看向了魯肅。
魯肅硬著頭皮拱手作答:「回稟陛下,吾以為天下賢士如過江之鯽,司空求賢,只需一聲令下,必然大才雲集,不必在乎一個兩個痴魯頑愚之人。」
呵呵,這也是個不想給自己幹活的,劉襄笑意不減,評價道:「朕以為,此子是個聰明人,他越是推脫,司空便越要徵辟於他,如此,他便能被上官記掛於心,得到重用。」
這話當然是胡說八道,但他想表達的意思,周瑜和魯肅都聽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