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總結了一下,勸諫道:“寒冬日近,當與民休息,各地該停工了,使黔首返鄉,使苦役歸營,方能不起怨憤之心,以彰陛下仁德。”

此為應有之義,大冬天的土地凍結,若是強行驅民勞作,不但沒有效率,還得凍死人。

這是官逼民反。

劉襄就算再著急,也不能幹這種蠢事。

“准奏,中書省起草詔令。工部派人查點各處物資,御史臺著人監督。”

袁渙、袁敏和田豐起身應命::“臣等遵旨。”

幾人歸座之後,禮部尚書劉表起身上奏:“臣請陛下恢復田獵。”

田獵是自古以來的朝廷慣例,自周朝開始就確立的制度。

打獵不是遊牧、漁獵民族的專屬,農耕文明也很重視打獵,只是目的不太一樣。

農耕文明叫田獵,一是為田除害,保護農作物不受禽獸的糟蹋,所以叫做“田獵”。

二是供給宗廟祭祀。

三是為了驅馳車馬,彎弓騎射,興師動眾,進行軍事訓練。

田獵分四時:春搜、夏苗、秋獮、冬狩。

有規矩:不捕幼獸,不殺有孕之獸,不傷未長成的小獸,不採鳥卵,不破壞鳥巢,圍獵捕殺要圍而不合,留有餘地,不能一網打盡,斬草除根。

劉襄沉吟片刻,田獵確實該恢復了,可他不想把規模弄得太大。

費錢呀。

上林苑的皇家獵場被他縮小了大半,只剩下百里大小,遠行狩獵靡費太大,實在沒有必要,他麾下的禁軍正卒操練得挺勤的,亂世也不缺實戰的機會,用不著每年拉出來軍演四次。

所以練兵就算了。

他又不想只是帶著百官郊遊,公費旅遊嗎?有什麼好處?

“傳詔,恢復田獵,此次冬狩朕要考察各家兒郎,眾卿可帶十四歲以上的家中子弟,御前演武,一觀少年人的風采。”

“陛下英明!”劉表趁機拍了個馬屁,他覺得最近的小日子還不錯,很慶幸當初的選擇。

劉襄掃了一眼百官的臉色,那叫一個精彩紛呈。

有神采飛揚的,肯定是兒子有出息,覺得臉面上有光彩。

有面露不平的,大概是家裡的孩子不擅長武力,卻有些文采,覺得只演武不考文,撈不到表現的機會,不公平。

有垂頭喪氣的,可能是家裡的孩子不爭氣。

還有一些面露羨慕的,大概是沒兒子?

當然,也有一些人喜怒不形於色,那就看不出來了。

感覺有種開家長會的味道。

或者叫炫兒子大會?

劉襄失笑一聲,接著說道:“此次冬狩,由禮部負責統籌,定個最近的吉日,在上林苑南部的山區舉行。皇后身體不適,就不參加了,你們家中的女眷也不用參與。”

甄姜懷孕的訊息,他暫時不想公佈。

一是為了安全,二是想看看誰會在暗中打探。

誰敢伸手,就剁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