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潞縣調動右北平,再利用右北平調動遼西,這是個大動作,得事先做很多準備。

劉襄派出斥候喬裝改扮打探兩郡情況,又找來熟悉潞縣之人打聽守軍情報,作為制定計劃的依據,這需要時間。

在此期間,劉襄決定先拿下安樂和平谷兩縣。

安樂是下縣,在狐奴西南四十里處,黃冊記載有民六千多戶,不到四萬人。

平谷更小,在狐奴東面八十餘里,有民兩千餘戶,人口一萬多。

狐奴分田期間,有萬餘人逃離了安樂,劉襄擔心再過幾天安樂的百姓會跑光。

主要是擔心這些百姓會餓死在狐奴,就命崔奕都收攏了,告訴那些百姓,過幾天就帶著他們打下安樂,然後給他們分田。

這些百姓熱情極高,每日都喊著:“打回安樂,廢苛政分田地,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

在這些百姓的擁護中,劉襄帶兵向安樂城行進,一路不停的有百姓加入,頗有些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味道。

劉襄這次帶著中軍五營及安平左軍。經過半月募兵,中軍五營補充到了五千人。

驍騎滿編一千兩百騎。

胡騎一千四百騎。

護軍、射聲皆為千人。

中壘四百人。

裝備了鐵甲兩千四,革甲兩千六。

加上左右兩軍各三百鐵甲一千革甲,漁陽府庫的甲冑已經用盡,之後組建前後兩軍只能等著匠作監打造了。

一路上安樂百姓聚集了一萬五千多人,都來幫忙運輸輜重。大隊人馬喊著“廢苛政分田地”的口號,士氣極盛。

距安樂城五里處,大軍安營,離城這麼近安營,是要冒些風險的,劉襄有自己的打算。

都說人過一萬無邊無沿,行軍時只覺得隊伍拉的很長,一眼看不到邊,現在聚集一處安營紮寨,劉襄真的理解了什麼叫漫山遍野。

伐木立寨的,挖掘塹壕的,平整道路的,安放鹿角的,滿眼都是人頭,就像挖開的螞蟻窩,劉襄很慶幸自己沒有密集恐懼症。

中軍立營在前,左軍在後守護輜重,百姓在最後面單獨立營。

夜晚來臨,劉襄和崔奕一起巡營,邊走邊聊。

“主公,安樂小縣,何必如此大費周章?”

“子安不知,前日接到探報,黃巾軍已經攻陷薊縣,拿下了廣陽全境。

安樂離廣陽不遠,吾恐程志遠北上。”

崔奕恍然。

“主公執意在離城五里處安營,是為了與安樂成掎角之勢抵擋黃巾?”

劉襄點頭說道:“明日出陣演武,若安樂不降,便只能攻城了。吾不喜硬攻城池,損傷太大了。”

“主公,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不可過於心軟。”

“吾亦知慈不掌兵的道理,只是想著,儘量減少傷亡罷了,子安勸諫吾已知曉,今後會注意的。”

“主公愛護士卒之心,眾人皆知,某等都是心裡感激的。”

劉襄擺擺手,這種拍馬屁的話,多聽無益,就岔開話題說道:“值夜之事要安排妥當,別被人趁夜偷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