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是沒有椅子的,更沒有龍椅這種未來科技。

皇帝上朝的位置有個條案,後面是軟榻,明君要正坐在軟榻上。

正坐就是跪坐,在地上鋪個席子或者軟墊,跪坐在腳後跟上,這是正禮。皇帝有個軟榻, 已經很牛逼了。

軟榻是一種窄小且矮一點的床,坐臥都可以,可以正坐也可以垂足而坐,按照現代的傢俱來理解,可以當成是矮一點的沙發床。

咱們的皇帝陛下劉宏,直接垂足歪坐在軟榻上,昨夜的美人太**了, 早上腰都直不起來, 吃不消啊, 他覺得下次得少來幾個。

下面的群臣激動了,太失禮了,昏君!妥妥的昏君!

可不管是不是昏君,他們得先磕了頭再說,正確的叫法是頓首禮,額頭要觸地,點個頭意思意思那叫頷首禮。

謁者高唱:“禮。”

一眾官員依禮頓首。

劉襄心中唸叨,就當祭拜死人了,反正你死的時候我也不會來。

停頓了一下,謁者接著高唱:“畢。”

大家起身正坐。

拜禮就算完事了,沒有什麼三拜九叩,高呼萬歲,漢朝不興這個。唱聲的謁者也不是宦官,像電視劇裡面那樣,讓太監來一句:“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依漢朝官員的性子,當場就得打死他, 而且死了也白死,因為他失禮了,宦官是皇帝的家僕,皇帝的私產才能交給他們,朝會是關乎社稷的大事,容不得宦官放肆。

漢朝上到官吏下到百姓,都有一種你讓我不順心,我就要弄死你的耿直勁。這個時期的人,還存在著一股野蠻思想,拿命不當回事,殺人如麻是一句高規格的讚美之詞,他們誇你們家孩子敢殺人有膽量,那是真心誇讚,就跟現代誇你們家孩子成績好一樣。

劉襄低著頭胡思亂想,朝堂上已經有好幾個官員開噴了,不外乎“為君之道”“禮儀之大”什麼什麼的套話,那些人他不認識,這事也跟他沒關係。天下各處都在造反,每時每刻都有人餓死, 這些人卻還在糾結皇帝坐姿不好看的問題, 那麼, 問題來了, 到底是誰有問題呢?

慷慨激昂,聲淚俱下,哭天喊地,捶胸頓足,靈帝的腰啊,該直不起來還是直不起來。

祿囊,蟊蟲,尸位素餐。

劉襄繼續低著頭當他的小透明。

鬧劇持續了很久,靈帝應該是緩過勁來了,終於跪坐到了軟榻之上,雖然還是軟趴趴,歪歪斜斜的樣子,可下面的大臣好像打贏了一場剿滅外族的勝仗一樣,居然開口頌讚了起來,這種皇帝聖明在哪裡?

劉襄看不出來,但不耽誤他隨著眾人附和。

之後就是群臣奏報,這裡挺好的,那裡也挺好的,反正沒有不好的地方。

哪裡好了?

如果只能用好來形容,那就是好無聊。

朝會持續了一個多時辰,大臣口中描述的天下,比新聞聯播裡面的世界還要美好。

這樣的世界到哪裡去找呢?沒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