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襄是在五天之後接到的戰報,劉備、張飛戰死,前營全軍覆沒,孫堅止步於沮縣。

損失太大了。

三分之一的兵力沒了,孫堅能不能穩住大軍,後續的連鎖反應會是什麼樣子,劉襄不知道,他很擔心。

沮縣就這麼難打嗎?已經擋住兩次攻伐了。

最噁心的是,直到現在都不知道敵方的主將是誰,藏的夠深的,對方肯定是個老陰比。

看著散關的城牆,他心中鬱悶,偏師怕是指望不上了,還得靠自己呀。

劉襄已經帶兵來到散關十多天了,試探過幾次,沒有發現戰機。中軍一萬五千步卒距關口六里之處紮營,後面三里的山坳之中,是後營和一萬民夫的駐紮之地,在那裡囤積糧草輜重以及打造攻城器械,再往後十餘里的山口,屯駐了兩千騎兵,他們會看住大軍後路和守護補給線。

補給線不長,陳倉到散關只有七十里,跟在家門口作戰差不多,他把安平軍三千多胡騎都留在了陳倉城中,還留了三千步卒,由太史慈負責統領。

他要防備的不是羌、氐和胡人。

該有的警惕一定要有,他孤軍在外,今天還在跟他並肩作戰的友軍,朝廷只需要一道詔令,他們明天就會與劉襄刀刃相向,一定不能放鬆警惕,決不能把生死交到別人手裡。好訊息是陳倉的存糧極多,不下於一百五十萬石,他不用擔心被人斷糧。

這十幾天,在就地打造器械,雲梯、衝車、井蘭,沒製造投石機,特別是配重式投石機,他還不想資敵。

譚免免穿過散關的小路,需要攀山過嶺,馬匹車輛無法通行,揹負重物也難以透過,只能成為哨探偵查敵後的路徑,那裡能通到散關後面的故道縣,大隊人馬過不去,小股部隊過去就是送死,不到逼不得已,他不想冒險。

劉襄在等待,等器械打造完畢,等守軍漏出破綻,等待可能會出現的轉機,在此之前,只能與散關守軍對峙,時不時的對射幾陣,騷擾一下。

沉悶的對峙非常考驗他的耐心,也非常考驗守軍的耐心,就看誰先沉不住氣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孫堅現在很難,愁得他一把一把的薅頭髮,軍中士氣快他孃的崩潰了,前營五千兵卒陣亡,大軍減員三層,軍心動搖,士卒畏戰,他甚至不敢退兵。

四五千的羌胡騎兵在營外遊蕩,城裡的萬餘大軍隨時都能撲出來,一旦退兵,敵人肯定銜尾追殺,潰敗不可避免。現在只能據營而守,等待軍心穩定,最好是能小勝幾陣,提升一下士氣,軍隊才有再戰之力。

值得慶幸的是,他們一路進兵,都是順著沔水而行,大營也紮在河邊,不但取水方便,補給也是在河道中運輸,不怕敵人斷水絕糧,這是不多的好訊息了。

他等著敵人來攻營,兩座大營掎角而立,背靠沔水,易守難攻,打退敵兵進攻的自信還是有的,除此之外,他什麼都做不了。

想起幾天前,他率兵出營支援劉玄德,接到的是發現戰機,接應攻城的報信,大軍推著新造出來的攻城器械,興沖沖的奔往沮縣城下,結果斥候回報,前營被騎兵突襲,困在城下難以脫身。

等他帶著騎兵趕到之時,前營已經崩潰,敗的太快了,措手不及啊。羌胡的大隊騎兵撲了上來,他手下只有一千騎卒,完全不是對手,若不是程普和韓當支援的快,他恐怕也會被人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