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圍堰捕魚(第1/2頁)
章節報錯
賈詡今年四十歲了,剛剛七尺出頭,臉有點方,鬍鬚比較稀疏,勉強算是山羊鬍,這形象不太符合漢代的審美。
漢人眼裡的美男子,身高七尺以上,有一把又長又直,柔順絲滑的大鬍子,你要是能把鬍鬚留個一米多長,那你就是頂級大帥哥。
他們還把鬍鬚都取了名字,上唇的鬍鬚叫作“髭”,下唇的鬍鬚叫作“糶”,頰旁的鬍鬚叫作“髯”,而下巴的鬍鬚則叫“襞”。
這是一個迷戀鬍子的年代。
依著賈詡的才華和家世,他到了這個年紀還不受重用,除了出身涼州以外,可能形象方面也有些關聯。
這個想法在腦海中一閃而過,範賢和賈詡已經禮畢起身,劉襄邀二人坐下談話,四人只能坐在野地裡,連個胡床也沒有。
如今強敵在側,補給貴乏,士卒體力耗盡難以再戰,境況堪憂,他想找賈詡討個計策。
有智者在身邊,當然要請教一下,至於被董卓發現賈詡的才華,提拔重用什麼的,完全不用擔心。賈文和年輕的時候就有才名,一二十年過去了,照樣不被重用。就算被重用又能怎麼樣?漢末有才的人多了,忌憚這個,害怕那個,那就什麼都別做了。
現在不是客套的時候,劉襄直接發問:“我軍陷入困境,兩位可有良策?”
董卓有些詫異,這麼多帶兵的宿將不問,為何要請教兩個新兵蛋子?
範賢羞愧的說道:“吾只會些刀筆桉牘之事,有心無力,劉平難勿怪。”
“初履軍伍,不通軍略,兩位將軍有何令諭,我等唯命是從。”賈詡捻著鬍鬚,接過了話題。
劉襄翻了個白眼,能撰寫兵書的傢伙,說自己不通軍略,這是看不上他和董卓,不願相助,只想藏拙。看賈詡還在那捻鬍鬚,心中惡意的想到,你再揪下去,原本不多的鬍子更剩不下幾根,揪完了就可以扮演太監去了。
兩人不願相助,他只能自己想辦法。
看著漸漸沒入地平線的夕陽,轉頭問董卓:“羌人夜戰如何?”
“不通夜戰,但沒多少蒙雀眼,某在涼州這些年,羌人極少夜戰,可也不怕夜襲。”
“為何?”
“紀律不佳,夜間無力進攻,受襲之時不懼死,亂戰不退,難有戰果。”
不能打夜戰的主意了,我方兵少,要避免陷入亂戰。
在他思考的時候,太陽宣佈下班,夜色籠罩大地,牛輔攜人搬了些木材,點起了篝火,又拿了幾條魚,樂呵呵說道:“將軍,劉平難,手下人打了幾條魚,某請大夥吃烤魚。”
看著被烤得乾癟的河魚,劉襄若有所思:“仲穎兄,咱們捕魚吧。”
董卓想了想,也是個辦法,開口說道:“依靠捕魚充實口糧,確實能堅持一段時間,可不是長久之計啊。”
劉襄看著篝火旁邊的烤魚,眼睛裡反射著火焰的亮光。
“在上游圍堰捕魚。”
賈詡抬頭看了劉襄一眼,又默默的垂下了眼皮。
董卓有點疑惑:“用得著費這麼大的力氣嗎?”
劉襄笑著回答:“在上游築壩,待此地水淺之時,便可捕獲羌胡這條大魚。”
“宜程已經想到破敵之法了?”
“仲穎兄,且聽我細細道來。”劉襄為他解說自己的想法,計策並不複雜,就是要花費些力氣。
董卓聽完,哈哈大笑:“皇甫義真說得不錯,宜程用兵天馬行空,果然厲害。”
“只是因地制宜罷了,仲穎兄過譽了。”說完又看著賈詡,詢問道:“文和以為如何?”
“劉平難軍略出眾,真名將也。”賈詡趕緊拍馬匹,他感覺自己被劉襄盯上了,肯定沒好事,只是心中疑惑,與劉平難第一次相見,卻有一種被看穿了的感覺,真是奇哉怪也。
“圍堰築壩之事,便交給文和了,我軍能否跳出困境,全在這處圍堰之上,文和要用心啊。”不願出謀劃策,那就給我賣苦力去吧,反正劉襄是不會放過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