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兵出六路(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襄不知道張溫和皇甫嵩來過,他也不知道有十幾個都尉、司馬因為他被斬首。
這處大營都是益州、荊州、司隸調集過來的客軍,他們還會奔赴左馮翊、右扶風的各處戰區,來來去去的旗號太多了,根本記不清楚。
他甚至不知道張溫就在長安。
二月二十,劉襄領了輜重補給,又賄賂了倉曹,多拿了三千杆長矛,三千環首刀,兩百張弓,六萬支羽箭,裝備了隨軍的三千民夫交給徐榮統管。
武裝這些人是為了守護輜重,解放騎兵戰力,沒想讓他們上戰場。
上午己時,大軍拔營。
皇甫嵩在路邊與劉襄話別:“宜程,你能來,吾很欣慰,天下板蕩正是大丈夫立功之時,當奮勇向前,平定四方,還百姓以太平。放眼朝中,諸將皆已老邁,就看你們年輕人了。”
“謹遵義真公教誨。”
皇甫嵩不再多言,悄悄的留下一句“張溫貪財,可重賄。”就轉身走了。
這句才是有用的,劉襄在他背後揖手相送,待其走遠才上馬前行。大軍會順著渭水西行,在陳倉東面二十里處轉向西北,順汧水到達隴關,這一路四百九十多里,安平軍曉行夜宿,於二月二十九日趕到隴關大營。
劉襄要去中軍大營,在車騎將軍的長史處繳令,這次帶兵赴涼州的任務才算按時完成,一路兩千四百多里,走了將近兩個月,沒失期也不算早。
很多奉詔來援的兵馬早已趕到,大營住不下了,就在營地四周安營紮寨。
劉襄趕到中軍大營的時候,看到了兩個熟人。
張飛手持長矛在中軍大帳外面守衛,劉備好像在跟他說著什麼。
“主公,劉襄怎麼來了?”張飛挺疑惑的,這裡距離幽州可遠著呢。
劉備回頭觀瞧,見劉襄也在看著他們,就緊走了幾步,趕到身前揖手行禮:“拜見平難中郎將。”
劉襄回了一禮:“玄德不必多禮,你我乃是鄉臨,喚我表字即可,你不是在朱公偉軍中嗎?怎麼到了這裡?”
劉備想了想,覺得人家只是客氣一下,不能當真,身份差距太大,自己得知道分寸,繼續喚中郎將又太生分,顯得自己不知好歹,就開口回答:“回稟君侯,朱將軍家嚴病逝,卸任守孝去了,將劉某推薦給了張車騎,現任車騎將軍府執戟郎。”
執戟郎就是看大門的保安隊長。
張溫牛大發了,讓昭烈皇帝給他看門。
“玄德有大才,著實委屈了,吾會幫你說話的,若張車騎不識人才,玄德可願來我軍任職,吾以別部司馬相待。”劉襄還真不是想挖牆腳,在中軍看門,沒有危險啊,他巴不得劉備早死早託生呢,只要劉備一死,關羽那邊就沒有隱患,可以放心使用了。
“多謝君侯。”劉備心裡挺感動的,他帶著張飛出來闖蕩,原是想投奔跟老師有交情的皇甫義真,結果傷勢發作錯過了,陰差陽錯進了朱儁麾下。
一年多了,磕磕絆絆,起起落落,一事無成,沒想到最賞識他的,反而是當初打得他落荒而逃的敵人。
要不就投身過去?劉備心中思量,那可是別部司馬,官職不小了,江東勐虎孫文臺夠勇勐了,打了那麼多苦仗,立了那麼多戰功,也才封了個別部司馬。
可眼前這位是造反起家,處境也不好,投過去會被牽累,自己和翼德的家人也聯絡不上,怕是沒於亂軍之中了,全是因為此人,他很猶豫。
劉備心裡的想法很多,面色卻毫無波動,劉襄也不在意他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