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思維慣性騙了楊修一下,誰知道這孩子腦子不正常,他不但不生氣反而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此為詭辯之術也,我在書上讀到過,還是第一次有人能騙到我,劉宜程, 我承認你是跟我一樣的聰明人了,我請你飲宴。”

誰需要你承認啊,小屁孩自視過高了。劉襄既不想投到楊氏門下,楊修也不可能加入他的陣營,心裡是真的一點熱情都提不起來。

“軍務在身,難有閒暇,辜負楊郎好意, 著實遺憾, 吾在這裡賠罪了。”

楊修的性格有些古怪,似乎只願意跟被他認同的人說話:“聽說你明軍略,尤為擅長統領騎兵,吾也讀過兵書,這騎兵有何講究?為何這般不同?”

軍略這玩意,各有各的理解,劉襄闡述自己的觀點:“騎兵之利,全在先發二字。”

“先發?”

“先發,是打是走,全在一念之間。”

楊修確實聰明,寥寥幾個字,他就聽明白了:“想打就打,想走就走,敵人只能跟著我的計策而行,果然高明!”

他起了興致,似乎是第一次碰到年紀相仿,又能“同他一般聰明”的人物。

可惜,有一種離別,叫做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

宿衛稟報, 楊府遣人來尋。

楊修撇撇嘴,非常掃興,任他聰明蓋世,也經不住母親的威嚴。

“宜程兄,我明日再來尋你。”

劉襄裝作遺憾的嘆息道:“明日要拔營西進,不能與楊郎相會了。”

楊修有些急促的發問:“就不能多留幾天嗎?”

聽這話的意思,他似乎很孤獨,自認才高於眾,必定形單影隻,路都是自己選的,劉襄有點同情他,溫言說道:“軍令如山吶,失期要砍腦袋,位居人下,無可奈何。”

“明日何時出營?吾來相送。”

“卯時造飯,辰時出營。”

楊修被他媽媽叫回去吃飯了,安平軍也點火造飯, 吃過飯食,休息一夜, 辰時拔營西進。

劉襄與楊修在路邊話別,他真的一早就來相送,還送了劉襄一枚隨身玉佩,玉質微微透明,如油脂一般潤澤,通體潔白,一看就知價值不菲。

人家送了貴重禮物,不回禮就不懂事了,可劉襄身上真沒什麼值錢的飾品,腰間寶劍是新式夾鋼法打造的,不能隨便送出去,只好摘下後腰上掛著的弓箭。

他用的是一張彤弓,力有一石,飾有鵲紋。

“此鵲畫弓隨我歷經多次大戰,射過賊酋,殺過胡虜,今日送與楊郎,且做護身之用。”

楊修雙手捧過:“多謝宜程兄。”

“大軍已然起行,吾不可多待,這便要走了。”

見劉襄要走,楊修突然發問:“宜程兄,我見過的所有人裡,你氣質最為獨特,所言所行與旁人都不相同,有一點疑惑想要請教,不知何為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