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激動的官吏拋在身後,安平軍行軍三日,抵達常山國真定縣。這次運氣不好,被常山國長史劉洪擋在了城外,沒法收見面禮,劉襄心情不好。

大軍不能進城,劉襄也不進城,有什麼事,就來軍營拜見吧。

雖然自己這個幽州刺史只是秩比六百石的小官,讓國相這種兩千石的大員屈尊來見,不和規矩。但他還是平難中郎將,也是秩俸兩千石的大員,還有個亭侯的爵位,不算失禮。

其實常山國相與都尉攔不住大軍,可長史劉洪不一樣。

劉洪字元卓,是傑出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珠算的發明者和月球運動不均勻性理論的發現者,被後世尊為“算聖”。

最主要的是,他是魯王之後,正正經經的宗室,在大軍陣前跟劉襄論輩分,算起來是劉襄的叔父。

意思很明白了,他為劉襄宗室的身份背書,讓大軍不能動強。

權衡利弊,安平軍就在城外紮營了。

禮物收不到,但工資得給。

十三萬石糧草,少一兩都不行。

國相敗退,劉洪又來了,一開口就是老陰陽人了:

“宜程賢侄,吾聽說汝父也是精通算經的,怎麼軍中消耗都算不明白呢?這不行啊,大軍行止,輜重為先,吾頗為精通此道,今日特來相助。”

是是是,知道你是珠算之父,你算學牛逼,劉襄沒好氣的回道:“我軍吃得多。”

劉洪哈哈大笑:“賢侄勿惱,老夫幫你算算,必能一清二楚,再給你留個章程,此後依例而行,必能阻止軍中浪費之事。吾雖不通軍略,但也知道糧草後勤乃重中之重。”

劉襄眼珠一轉,既然你送上門來,那自己就不客氣了:“叔父願意相助,小侄心中歡喜,就任命你為軍中主簿,為我統籌糧草輜重之事,還望叔父屈就。否則,吾會抑鬱成疾,難以掌控大軍,之後再發生什麼,可就不能怪我了。”

這就是耍無賴了, 誰跟你玩官場那些套路,大軍在側,兵臨城下,哪裡容得下你們一再推拒?

徵召劉洪並不是免職調任,而是讓他以常山長史的身份隨軍作戰,擔任安平軍主簿,至於什麼時候放人?入了軍中,一切行止就由不得他自己了,得看劉襄的意思。

皇甫嵩給了他兵進冀州,征剿盜匪的許可權,雖然沒給節制眾軍的權利,但以他中郎將的官職,已經是冀州戰區的主將了,徵召官吏隨軍的權利還是有的。

獨領一軍的將軍都有這個權力,只是大家約定成俗,要講官場規矩,一般不會強制徵召。

可劉襄是一般人嗎?

要麼給糧,要麼給人,反正他不想混東漢的官場。接受詔安,就是個緩兵之計,過了這幾年,誰還在乎朝廷的規矩。

劉洪也聽出了這話的意思,他哀嘆一聲:“將軍息怒,常山國多山地少平原,本就缺糧,自去年鬧黃巾,一直匪患不絕,糧草更是貴乏,城中實在拿不出這麼多糧食了。還望將軍高抬貴手,城中百姓就指著那點糧食活命呢。”

百姓沒糧,官府沒糧,但那些大族有啊,你們不敢動手,放我軍進城,還能敲不出糧食來?

“不如讓我軍進城,吾宴請一下城中大族,所得你我平分如何?”

劉洪大驚失色:“不可如此,怎能行此惡事,會惹士人非議,將軍要愛惜名聲啊,聽老夫一句勸,鳥雀尚知愛惜羽毛,將軍不可自毀。”

“那就留在軍中擔任主簿吧,糧草輜重之事就託付給劉主簿了。”

“謹受命。”劉洪無奈,只能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