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1/2頁)
章節報錯
五月初五端午節,劉襄率軍來到邯鄲。
“端午”這個名稱,是在漢代定下來的,秦朝之前叫“崇五”。農曆五月,天氣炎熱,蟲蛇病毒開始活躍,人們極易生病,故而逐漸興起了五月祈福消毒的活動。
東漢時期端午節紀念的人很多,幷州那邊紀念介子推,揚州那邊紀念伍子胥和曹娥,交州那邊紀念陳臨,荊州那邊紀念屈原,還有些地方祭祀龍王。
不像現代,端午節跟屈原已經掛鉤了,漢朝沒這個說法,得到了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吃粽子、賽龍舟等等紀念屈原的活動才開始大規模的流行。
劉襄在邯鄲討要了一批魚、肉、蔬、果,和城外的一萬五千大軍慶祝節日,吃喝一頓也就完事了,幽州人過端午,沒有紀念古人的活動,單純就是祈福消災。
出兵兩月有餘,安平軍戰死一千兩百人,輕重傷員兩千六百餘人被送回幽州。
邯鄲的官吏、大戶比較痛快,要什麼就給什麼,趙國人口也少,只有三萬多戶,不到二十萬人口,確實榨不出什麼油水。劉襄準備放過他們,就不開口訛詐了,歇幾天清掃一下賊兵,南下魏郡的治所鄴縣,那裡才是大肥肉。
來邯鄲的路上,他特意拐了個彎,去了鉅鹿縣和廣平縣,專門拜訪了田豐和沮授,可惜都沒見著。
田豐在洛陽任都御史,沮授在外地當縣令。
這兩人出身世家,也都舉了茂才,劉襄知道能被他們輔左的機率很小,可不上門見一見,終究是不甘心。
至於冀州的審配,是魏郡的豪強大族,人多地廣,跟劉襄的執政理念衝突太大,有不可調和的矛盾,找到機會就得弄死他。
以劉襄現在的身份,經學世家尚有相容的可能,豪強大族是絕對不會留的。
過了節日,第二天便出兵清剿了騷擾各縣的賊兵,等到五月初十,周倉麾下的一部兵馬進入趙國之時,安平軍已經俘虜了上萬人。
將俘虜轉交給他們,由周倉所部甄別,起事的百姓會送去幽州,積年老賊會留在麾下賣命,那些盤踞在山裡的賊兵,或吞併或結盟,整合成為劉襄的力量。
安平軍南下魏郡。
至於他走後賊兵又起的事情,那就是剿而復叛了,地方官吏治理無方,關劉襄什麼事,他又不是冀州的在任官員。
鄴縣離邯鄲不遠,是魏郡的郡治,也是冀州的刺史治所,現在要叫州牧治所了,皇甫嵩去年年底被任命為州牧。
安平軍直抵城下,可惜還是沒能進城。
城裡的世家大族躲他還來不及呢,自然也不會有什麼飲宴接風的事情。
糧草軍械也不願支付,推推委委讓人煩躁,皇甫嵩邀請他出兵的時候,可沒說是免費幫忙。
那還客氣個屁呀。
一邊打賊寇一邊搶劫,人口糧草他全都不放過。幾天以後,周倉率軍南下,兩路兵馬在魏郡折騰了二十多天,十幾萬人口,百萬石糧食,上千金,幾千萬五銖錢運回了幽州。
一金就是一斤黃金,一千金就是一萬六千兩黃金,能搶到這麼多錢,純屬意外之喜,正好緩解了缺錢的狀況。
幽州商隊在冀州、青州、徐州大肆買糧,據田疇稟報,五個月以來,已經收購了三百萬石糧食。
就是價格偏高,每石摺合三百五十錢,糧食一直在漲價,年初只賣兩百四十錢,現在,四百錢都買不到了。
倒是甄逸有些手段,他回到幽州以後,在兗州和司隸代為收購了兩百萬石糧食,每石只摺合兩百六十錢。
這些就是極限了,再多他也沒辦法。
劉襄算著,他已經存糧六百多萬石,麾下將近兩百四十萬人口,照著不餓死的標準,每天要消耗糧食兩萬多石。即便今年絕產,他也能養活這些人一年,去年百姓還存了不少糧食,今年應該不會餓死人了。
鬆了一口氣呀,冀州的蝗蟲已經開始扎堆了,這不是個好兆頭。
還好,幽州五郡從二月底便一直在滅殺蝗蟲,田間地頭從未離人,荒野也有人巡視,至今不見蝗蟲結隊。本地不會起蝗災,就怕外地飛進去啊,可外面的事,他管不了,他提醒過,沒人理會,真是讓人煩躁。
劉襄心情不好,安平軍搶得更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