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處安排完畢。

十一月十一日辰時,劉襄率軍攜帶半月補給,直撲無極縣,那裡會成為大軍的補給窩點,甄逸的家僕,已經在城外尋好隱蔽的山谷,做好了一應準備。

趕路用了三天,在無極找到交接之人,那裡有甄逸的五百部曲守護著一處山谷,山洞裡已經秘密囤積了上萬石糧食,三萬束草料,夠大軍食用一個多月了,若戰事遷延,就得在北新城往前方運送了。

無極縣離戰場太近,不動聲色的呼叫這些糧草,已經做到極限,不能再有大動作了,以免被漢軍發現。

劉襄可不是來正面作戰的,帶著四千騎兵硬磕皇甫嵩的大軍?這種頭鐵的行為,不是他的風格。

藏著掖著,悄悄的靠近,撲上去咬一口就跑,打亂敵人的節奏,劫掠他們的補給線,這就是此次出兵的戰略。

繞過下曲陽,劉襄帶兵來到戰場南方,這個方向的防備力度肯定比北方鬆懈,也方便尋找漢軍運送糧草輜重的路線。

此時的下曲陽大軍雲集,城內有張寶率領的十餘萬黃巾,城外漢軍也不少,皇甫嵩帶了三萬餘人北上,到了冀州以後,北軍已經覆滅,只好徵召各郡兵馬補充戰力,如今已經聚集了六七萬人,主要來自魏郡、鉅鹿郡和河間國。

中山國、常山國和趙國在太行山沿線,境內山賊橫行,自顧不暇,難以派出兵馬相助。

黃巾起兵之時,清河國與安平國被禍害得不輕,安平王劉續都被俘虜了,實在難以出兵。

本來鉅鹿是黃巾鬧得最兇的地方,可鉅鹿太守郭典是個人物,他硬生生的守住了郡治癭陶,等到了盧植的支援。

盧植下獄以後,他又雞賊的退回了癭陶,理都不理董卓的徵召,直到皇甫嵩到來,他才帶著萬餘兵馬出來相迎。

魏郡也被黃巾禍害了,因為盧植出兵很快,最先收復的就是魏郡,所以派出的兵馬最多,有將近兩萬人。

河間國和渤海郡並未徵召,但河間國的義勇主動來投,想要混些軍功。

劉襄為什麼知道的這麼詳細?

被綁在一邊的張郃告訴他的。

張郃就是河間國來混軍功的其中一支義勇,奉命押運糧草,半路撞上了安平軍。

然後他就被俘虜了。

下曲陽大軍雲集,營寨壁壘遍地都是,四千騎兵填進去,冒不出什麼泡來,劉襄只好把主意打在補給線上,張郃已經不是第一支被偷襲的運糧隊了。

北到下曲陽,南到癭陶,東到阜城,西到平棘、真定,方圓三百多里,安平軍一直在這個範圍遊蕩。

各條大路都摸熟了,凡是撞見的運糧隊,一個都不放過。

本著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原則,毫無規律的四處亂竄,讓皇甫嵩派出來的清剿大軍吃盡了苦頭。

運糧隊的兵力越來越多,清剿劉襄的隊伍越來越大,下曲陽的攻城部隊越來越少,始終無法破城,皇甫嵩愁白了頭,怎麼會有這麼賤的打法?

派出去的人少了,就回不來了,派出去的人多了,根本追不上。

他已經知道敵人是誰了,對方根本就沒想著隱藏身份,還故意放回俘虜擾亂軍心。

他麾下人馬來路混雜,各有心思,軍中士氣低迷,這麼下去,難以為繼。

劉襄,劉宜程,這個流竄犯,當真不為人子。還自稱漢室宗親,有這樣的宗室,實乃漢室之大不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