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有點悲傷,他低聲說道:“某扶將軍進帳休息,將軍還是好好養病為上。”

劉襄擺擺手:“不是什麼大病,吾前幾日受了傷,不過是舊傷復發罷了。”

趙雲心情有些複雜。既有不是瘟疫,自己不會被傳染的輕鬆感,又有看重自己的人不會早早病死,自己能一展所長的慶幸感。

突然又想到“前幾日受了傷”這幾個字。

他疑惑的問道:“將軍帶傷趕路,就是為了來見趙某?”

劉襄點點頭:“吾著急見子龍,傷勢好了一點就來了,不想高估了自己的身體,子龍見笑了。”

趙雲笑不出來,他當然不會嘲笑。

帶傷忍痛幾十裡,前來迎他,骨血親朋不過如此了吧。

他聲音有些發顫的說道:“君,待臣如手足,雲,銘感五內!”

趙雲明顯是被感動了,劉襄苦笑一聲,不妄自己忍痛受罪了,就是真TM難受啊。

“子龍,請帳內說話。”

趙雲很贊同,他怕夜風一吹,劉襄死在外面,這可是以後的主君了,絕對不能有所閃失的。

“某扶將軍進帳休息。”

軍帳簡陋,只有幾張皮子和草蓆,趙雲扶著劉襄坐下,自己卻正了正衣冠,揖手行禮,口中說道:

“某六歲學劍,八歲習射,十歲御馬,十五歲揚名,至今已經十二年了,有人來訪過,某也想過投效一方,卻被人視為奴僕之流,今日終於得見明主。

常山趙子龍,拜見主公。”

劉襄拱了拱手:“吾難以回禮了,子龍莫要笑我失儀。”

趙雲爽朗的笑道:“趙某非拘禮之人也,主公迎我,便是重禮,如此情義,趙某銘刻在心。”

劉襄指指面前草蓆:“子龍坐下說話,吾有一言,想問子龍。”

趙雲正坐在劉襄面前,他知道,這次談話關乎以後的前程。

“主公請講,某洗耳恭聽。”

“子龍有何志向?”

趙雲沉吟一番,鄭重的回答:“縱馬舞槊,追亡逐北,平滅胡虜,立功封侯。”

劉襄點點頭:“子龍志向遠大,非常人可及。吾麾下幾萬大軍,正缺子龍這樣的將才。

北境邊疆廣闊,南方河山秀麗,奈何天下動盪,民不聊生,吾欲重振乾坤,匡扶天下。此事千難萬險,阻礙重重,還需子龍鼎力相助。”

劉襄緩了口氣,接著說道:“遂平生之志,解倒懸之民,大丈夫行於天地,當立功德於世間。子龍以為然否?”

趙雲越聽越覺得心中激盪,他朗聲說道:“男兒大丈夫,匡扶天下,解民倒懸,不妄平生,某願隨主公驥尾,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劉襄聽得出來,趙雲的情緒真的很激動,這是一個有同情心,有正義感,有理想,有抱負的四有青年啊。

比自己這種陰險之輩強多了。

他在心中給自己點了個贊,自己也學會用大義勸說別人了,不像以前,只會用利益捆綁,算是有所進步了。

心底的想法一閃而過,他微笑著點點頭:“吾得子龍相助,如虎添翼,未來波雲詭譎,吾等攜手共進,澄清寰宇,再造乾坤。”

“與有榮焉,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