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單方面開啟的戰爭(第1/2頁)
章節報錯
面對大軍圍困,利刃催逼,這些青壯不知所措,有要投降的,有想上前拼命的,還有想突圍的,推推搡搡,猶豫不定。
劉襄高聲下令:“放箭。”
一輪箭雨過後,一切的猶豫都不見了,這些人乖乖的跪地投降。不見棺材不落淚,不見點血,就不知道敬畏。
五行不全,單缺心眼,命裡欠揍。
為了防止這些人再有反覆,劉襄當場宣佈判罰:“爾等被人蠱惑,犯下罪責,情有可原,只需服苦役三載,就可贖罪,不必驚慌失措。若有反抗、逃跑,則數罪併罰,家人一併入罪,望爾等好自為之。”
領頭的一百多人,肯定是要處死的,他們的家人也要貶為奴僕。
剩餘之人,就沒必要趕盡殺絕了。北新城太缺勞力,正好用他們補上。
等各處工程收尾,就把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以戶為單位,分散遷往別處,去各地修路、築壩,繼續服苦役。
宗族只要不報團,哪有反抗劉襄的資本?
收繳了不多的刀劍,將這些人押入軍營,留下千餘人看守,先讓他們穩定一下情緒,之後再拉去各處工地。
劉襄又派出兩千餘人,以護軍營隊率帶隊,每隊五百餘人,四面出擊,分別前往領頭之人的家中,將他們的家人逮捕。
處理了孫義等人,得到了幾千個不用花錢的青壯勞力。
那一百零八個小宗族,三千多戶人家,家家有人獲罪,個個膽戰心驚。大部分青壯被拘壓,他們無力反抗,不被抄家滅門就已經謝天謝地了,哪裡還敢提退還錢糧的事情,為劉襄節省了一大筆開支。
這,就叫做開源節流。
劉襄的目的達到,就把他們拋之腦後了。
城防的建設才是劉襄關注的重點,他一天要在這裡轉八遍,今天又帶著趙雲四處檢視,想讓趙雲幫他查遺補缺。
大量的青壯民夫,被派到城牆周圍的工地,進度還算不錯,正在往地下打木樁,然後填充沙礫,灌注水泥,平整地面,就可以開始修築上層建築了。
劉襄指著羊馬牆的地基,對趙雲說道:“這一圈,主要配備遠端射手,從甕城的側面小門出入,防備敵軍填河。”
想了一下冬天結冰的問題,就問道:“嚴冬之時,護城河的冰面能否經得住雲梯、井闌的通行?”
趙雲肯定的點點頭:“能。這兩年越來越冷,有時候護城河能凍到底。”
劉襄腦仁疼。
護城河廢了,全靠羊馬牆可擋不住大型攻城器械,城牆的防禦壓力會很大。
他指著甕城的地基,彷彿找回了自信一般:
“四座城門的外面加建了甕城,敵人想攻破城門,那是難上加難。還可以故意放一部分敵軍進入,到時候千斤閘一落,就能關門打狗,四面圍攻。”
又指著馬面牆的地基說道:“馬面牆凸出,不但加固了城牆的強度,還能夠切割敵軍陣勢,上面修建敵臺,增大了射手的射擊角度,與城垣上的射手,一起夾攻敵軍。
敵臺上加蓋雙層敵樓,即能增加射手人數,又能為守城部隊提供保護,城牆拐角還要加蓋角樓。
吾要用這座城池,疲憊敵軍,拖垮敵軍,然後騎兵出陣,徹底擊潰敵軍。”
趙雲順著城牆打量,腦海中想象著建成之後的樣子,感慨的說道:“確實固若金湯。”
劉襄重重的點了下頭,心中為自己打氣。
他準備以竹木為筋,澆築水泥,修建防禦工事。他還準備在外側城牆再澆築一層水泥,用來加固。
攻城可不是隻有破門和爬牆,敵人還會挖城牆。漢代的城牆是夯土建築,轒轀車往城牆下面一懟,裡面的兵卒就開始挖掘城牆,是真的能被挖通。
還有床弩會發射攻城鑿,那種又粗又大的弩箭,會釘在城牆上,敵軍兵卒就能直接攀爬,和飛梯一起,輔助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