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襄每天都會抽時間去視察各個工坊。冶鐵、刀劍、甲冑三個工坊正在試驗新技術,還沒有太大的成果。

新技術的普及總是需要有個過程的,劉襄得給他們時間,這時候不能急躁,他必須耐心。

火窯那邊第三天的時候,燒出了水泥,號稱燒出來好幾種,劉襄迫不及待的趕了過去。

這幫石灰匠人很有想法,他們備了幾十種配料,一股腦的送進窯裡,一次就成功了好幾種。

劉襄命人取各種水泥拌上砂石,砌成石板,做好標記方便觀察效果。

等了快有一個時辰,各種水泥逐漸凝固,就是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徹底硬化。

稍微試了下強度,劉襄看好兩種水泥,一種硬度最高,需要半個多時辰初凝,一種粘性很好,可以做粘合劑。

找來工匠記錄配方,命人取茅草編成草簾,蓋住這些水泥板,每隔一個時辰澆水一遍,觀察徹底凝固的時間和最終硬化強度。

可能需要觀察幾天,劉襄不記得水泥徹底硬化要多久,他又沒當過建築工人,只記得小時候見過修水泥路的,好像好幾天不讓走人。

先觀察觀察吧,要有耐心,急躁是成不了事的。

劉襄要回去的時候才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矽肺病,水泥工人的職業病。他馬上招來工官、曹長,說道:

“今後此處火窯專燒水泥,旁邊再建一座燒製水泥的火窯,附近加建儲存水泥的倉庫,注意防潮。

此次燒製水泥的工匠和力役,擬個名單出來,過幾日出了結果,要封賞的。

這批人調入水泥窯,再另外招募工匠、力役,依舊歸火窯工師管轄。

用三層麻布做成口罩,所有燒製水泥的工匠、力役必須佩戴,告訴他們,不帶會得病。”

“謹遵將軍令喻。”二人行禮應命。

劉襄想了想又問道:“人手可還夠?”

工官和曹長對視一眼,由工官開口說道:“啟稟將軍,到處都缺人手,要建的工坊太多了,物料、燃料都缺。”

劉襄知道他有些著急了,這次大建工坊,太倉促了,邁的步子有點大,可時間真的很緊迫,他嘆了口氣,說道:

“現在剛分完田,有些田地還在補種,待春耕完畢,吾會僱傭一些百姓參與建設,彌補一下人手不足的問題。

還有,水泥是建築神器,會加快建設進度節省一大批人手,汝等要用心,過幾天試驗成功就大量燒製。”

“唯。”

劉襄揮揮手,有點心累,不想說話,扭頭回府了。

剛回到府衙就有信使來報,說閻柔已經拿下三縣,有呈文奉上。

劉襄都驚了,平谷在漁陽東南百里,獷平在漁陽東北七十里,傂奚在獷平北二十里,三天時間,夠趕路的嗎?

他急忙翻開呈文,閻柔稟報說,他分了四百胡騎併入安平右軍,命楊槯帶領去攻平谷。

他本人帶著一千胡騎,直撲長城防線,勸降了駐守長城的烽燧兵卒一千五百人,回軍攻下傂奚後又勸降了獷平長。

拿下北方兩縣,閻柔馬不停蹄,又帶胡騎急行八十里,與楊槯合兵攻下平谷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