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心喪氣沮(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襄一看裝不下去了,就坦言道:“求娶甄氏,乃是真心實意,並非戲言。”
甄逸手拈鬍鬚,沉吟一番才開口說道:“與將軍幾日交往,吾知將軍是有大才的,德行亦是不虧。
以將軍品德才貌,也算是小女良配,只是將軍行差踏錯,境況堪憂,稍有不慎便要喪師殞命,有此關礙,吾怎敢嫁女?”
劉襄知道甄逸話裡有話,就順著他的意思說道:“甄公有何言教我?”
“吾思來想去,有一法可為將軍解難。”
“請甄公言之,吾洗耳恭聽。”
“吾與遼西公孫氏交好,其家族世居兩千石,在遼西、遼東、玄菟三郡頗有影響。
吾願為將軍說服公孫氏,放開一條路徑,將軍可率兵攻取樂浪郡。樂浪偏遠,朝廷難以攻伐,將軍可在此地屯民養兵,以待天時。”
東漢樂浪郡在朝鮮半島,北控平壤平原南到漢江平原,與高句麗和三韓交界,確實是偏到不能再偏了。
高句麗是周朝時期東夷的分支,與現代的韓國沒什麼關係,韓國人的老祖宗是樂浪郡南邊的三韓部落,叫做馬韓、辰韓、弁(bian韓。
劉襄是不想去樂浪的,去了那地方就被困在半島上,想打出來就難了。而且,甄逸也沒安什麼好心,劉襄去了樂浪,必定會成為公孫氏附庸,甄逸這是給公孫氏送拜禮呢。
劉襄可不想被當成禮品送人,於是開口說道:“樂浪過於偏遠,非是成事之基,僅僅能自守罷了。
甄公小看了吾之格局,統北地之眾與天下英雄爭鋒,方為大丈夫本色。甄公好意,吾心領了。”
劉襄是不會放棄漁陽的,這裡才是他的根基。
況且,他還有後續的謀劃,怎能說棄就棄。
甄逸頗為惋惜的嘆了口氣,有些心喪氣沮,他知道逃不過被軟禁的命運了,無力的擺擺手,說道:
“將軍大難臨頭尚不自知,年輕人任意氣逞豪勇,難以善終,可惜卻要帶累吾家人一起蒙難。
唉!時也命也。”
看著甄逸心喪欲死的樣子,劉襄覺得挺有意思的,老狐狸終究難逃他的掌心了,等消磨了甄逸的意志,終有一天會為他所用的。
錢財會有的,美女會有的,猛將兄也會有的。
只需耐心等待就好。
他促狹的說道:“甄公且去漁陽榮養,吾說過為你養老的,絕不食言。”
甄逸沒好氣的說道:“將軍自己先活下來,再說此話吧。”
劉襄呵呵一笑,又對甄逸說道:“不需多少時日,吾便能攻取大半幽州,此事已謀劃良久。到那時,甄公就賺不到多少利錢了。
甄公眼中只有天時,吾卻認同亞聖之言,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甄公須知,萬般事情皆由人做,人心向背才是重中之重。”
“少年人果然意氣風發,唯願將軍行事有成,吾與家人方能活命,此次來幽州,原想著躲避兵災,當真是失策了。”
見甄逸一副挫敗的樣子,劉襄也不好再說什麼,留下一屯宿衛,護送甄逸一家去漁陽安居,就告辭出門,策馬揚鞭直追大軍而去。
此次領兵東進,劉襄要為自己打出一個安穩的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