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傷寒(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此七八日,漁陽周邊皆知有個能治瘟疫的郎君。
準備已成,劉襄命死士攜帶傷寒重症之人的排洩物汙染兩座軍營的水源,又用病人口水鼻涕沾染的衣物布巾偷偷汙染進出軍營的騾馬。
三日後,死士被擊殺三人,感染傷寒七個,漁陽軍中終於爆發傷寒了,且傳播極快,一發而不可收拾。城中也是流言四起,人心惶惶,多有離城而逃者。
時機已至,劉襄便離開漁陽向狐奴而去,命那些死士繼續汙染軍營。
其實傷寒已經不用再傳播了,他可以帶著所有人離開,但是他不想讓那幾個人活下去。
這次傷寒要有個由頭,不能牽扯到他,到這幾個死士為止,他們或被擊殺,或病重而死。
而且這幾個死士已經知道怎麼散播傷寒了,所以他們不能活下去。
從一開始劉襄就不想讓他們活下去,他沒有教傷寒是什麼,又是怎麼防治的,他也沒有問過那幾個死士的名字,不想跟他們有交情。
還有兩個侍衛,劉襄也是想要弄死的,只是還不是時候。
三月初一,劉襄回到了家中,鄧茂給的資金還剩下黃金十金和三千一百錢,一金是一萬錢,但是這些年私鑄的劣錢太多,五銖錢貶值了,現在一金大概能換一萬兩千錢。
這些錢大概能買三百多石米,或者五匹挽馬,戰馬能買到一匹,幽州戰馬大概在十萬錢左右。南方已經幾十萬錢了。
這麼點錢要交結人脈,有難度啊。
劉襄準備去拜訪一下亭長張懷,他跟張懷還是很熟的,這兩年沒少給張懷算租調賦稅什麼的。
試試能不能透過張懷認識下縣裡的曹掾,打通縣令的門路,讓狐奴縣令推薦他去治瘟疫,這樣他才算是出身清白,不會惹人懷疑。
事不宜遲,劉襄拎著幾包自制的藥飲去尋亭長。
通報入門,行禮拜見。
二人坐下說話,劉襄道:“張公,又來相擾,還望莫怪,此次前來有事相求。”
“賢侄有何事,直言便可,吾與汝父相交莫逆,必全力相助。”
“吾聽聞漁陽大疫,想找條舉薦的門路,去治一治疫病,若得太守賞識,徵辟吾為曹掾,也能有個出身。”
張懷大驚失色,“小小年紀不知輕重,時疫豈可碰觸,汝去送死不成。多少人倉皇出逃,怎可湊上去!”
觀張懷神色,是真的關心劉襄,這些年也確實挺照顧他的。
劉襄心中感念,小聲說道:“張公莫氣,張公看顧之情,餘感激涕零。自家父去後,吾研習醫書,苦尋治瘟之法,已頗有所得。
前些時日孝期過後,吾便出門尋訪身患時疫之人,已治癒多人,吾能治瘟疫,絕無虛言。”
張懷搖了搖頭,“賢侄行事過於孟浪了,汝家只餘你一人,怎可行此兇險之事?
不若安心在家中讀書,傳承家學。待得成年,吾去縣裡為汝謀一份書佐的差事,也算有個出身,之後成家立業,豈不是好。萬萬不可再行此兇險之事。”
劉襄心說,想安穩也安穩不下來的,黃巾軍馬上就要起兵了,就算很快被撲滅,三年後張純張舉也會起兵叛亂的,王朝已到末世,戰亂不休,安穩不了啊。
“張公,如今這世道越來越亂,非是安心讀書之時,吾欲一展抱負,望張公相助。”
張懷捋捋鬍鬚,“吾心難安,若有不忍言之事,吾如何於汝父交待。
唉!
罷了,小兒輩有志高飛,吾不可擋也!”
正說話間,忽然聽得外面大聲呼喊,“宜程,宜程,有郡裡謁者喚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