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皇帝這個要攻打倭國的政策,兵部尚書姚啟聖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陛下,西域從漢開始,就是我中原王朝的地方,如今西域雖然歸附,但並未實際控制,陛下應當派大軍徹底平定西域。而倭國彈丸之地,自古和我中原並無交往,皇上怎麼能本末倒置?”

“姚尚書所言極是!”

吏部尚書于成龍也道:“陛下,就算要動刀兵,安南之地如今上書說認我大夏為宗主國,但卻狼子野心,陛下應當派大軍徹底征服,設定行省,才是長治久安之根本。”

陳近南也想不明白韋宇龍為什麼非要打倭國,也起身說道:“陛下,如今中原完全迴歸我漢人正統,如今正是休養生息之時,怎麼再起刀兵?”

他是戶部尚書,自然想的是與民修養,別說倭國,覺得打安南都不是時候。

“西域、安南,朕遲早要打,但現在的目標,是倭國。”

韋宇龍卻知道倭國的危害,說道:“倭國雖然小,但自古都有覬覦我華夏的野心,從唐朝開始,白江口之戰,倭人明知道不敵依然攻打大唐,後來的倭寇且不說,可豐臣秀吉徵朝鮮,他們都是想吞併我中原之地,這樣的國家,必須消滅!”

“陛下,當年以蒙古之強大,兩次東征倭國,都沒能成功,我大夏雖強,但畢竟建國不久,不易勞師遠征,隋朝的教訓,不能不引以為戒啊。”丞相陸高軒也急忙勸諫。

其他內閣大臣,也紛紛表示支援,就連來自高麗的許積也認為,西北剛平定,此事不易再征戰。

只有周培公和蘇荃瞭解韋宇龍,這個皇帝對倭國其實早就想打,只不過因為中原的事情,耽誤下來。

在韋宇龍眼裡,倭國將來是華夏的大敵,此時不打,將會喪失最好的機會。

而且“福壽膏”在倭國已經銷售三年,雖然時間短了點,可毒害想來也差不多了,加上自己水師之強大,怕個鳥?

而且他在長安時候,雖佔據了康熙的宮殿,卻沒怎麼禍害宮女,體內的雜氣仍在,加上最近練功,幾乎沒什麼進步。

於國於私,這一仗,他也必須打。

“你們不要再說,朕心意一決,九月十八,東征倭國。姚尚書,你會同內閣,對了,還有施琅,就這幾天把平倭戰略給朕準備好。”

“陛下,我們應當恢復大唐興盛,而不是去打一個沒用的倭國,這是侵略!”

看皇帝不聽勸,出兵的日子都訂好了,教育部尚書黃宗羲終於坐不住。

“朕說過,寧背一世之侵略罵名,也要讓子孫萬代受益!黃愛卿,你要懂得朕的苦心啊。”

韋宇龍不明白這些大臣為什麼要阻止自己打倭國,難道真的覺得那個地方不值得打?非要給後世子孫埋個雷?

眾人看韋宇龍這樣說,不知道怎麼勸,都把目光投向一直沒有說話的蘇荃和周培公。

昨晚蘇荃已經知道韋宇龍的想法,她作為皇后,很支援老公的這一決定,而且她覺得,倭國離琉球太近,早就該打了。

周培公想了想,雖也支援皇帝的宏偉大業,卻道:“若要出海遠征,耗費時日、耗費巨大,九月十八,是不是時間有些倉促?”

“周相所言有理。”

群臣紛紛點頭,覺得周培公這個緩兵之計用的好,都看向韋宇龍,等他決定。

九月十八這個日子的特殊意義,其他人不知道,但韋宇龍前世的時候,每當這一天,都會聽到那讓所有華夏兒女都不忘國恥的警報,因此,這一天對他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軍費的事情,你們不要操心,朕自有主張。”

雅克薩的山洞裡還有那麼錢,韋宇龍自然不缺錢,而且這幾年來,貿易已經開始興旺,海關收入大增,國庫充盈,完全可以支援一場滅國之戰。

群臣見皇帝心意堅定,雖都領旨,但心裡卻無奈搖頭,甚至有人覺得此戰估計會和蒙古一樣鎩羽而歸。

韋宇龍不理會他們,詢問了一些最近的政務,便回到後宮。

如今正好夏末,但天氣炎熱,韋宇龍來到西苑,叫來阿珂、潘竹雲、紫雲她們,打算看看美女跳舞,順便好好休息休息。

如今的後宮,所有妃子都只著輕紗,半遮半掩,若隱若現,春光繚亂。

起初大家有些拒絕,但後來這裡除了皇帝,再無其他男人,連太監都沒有,大家也就慢慢習慣,好讓韋宇龍來了興致,隨時可以可以那啥……

有時候就連宮女們都僅著小肚兜,輕紗繞身,故意勾引皇帝,可皇帝卻絲毫不為所動。

宮內,琴音輕響,韋宇龍抱著康親王的女兒,一邊欣賞美人偏起舞,一邊對懷中人大下其手,整個場面靡靡無比,讓人不知人間何世。

康親王的這個女兒長得確實如他父親所說,國色天香。

這個丫頭起初是被迫入宮,但後來竟然食髓知味,現在被皇帝一陣撩撥,早就忍不住纏著皇帝。

乾柴烈火,一點就著,沒一會,輕紗撕裂的聲音,片片飛舞。

“狐狸精!”

正在跳舞的紫雲雖在啐了一口,卻有些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