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宇龍不喜歡楊啟隆,本來覺得這個人在吳三桂那裡待著,當吳三桂稱帝時,他這個傀儡必死無疑。

誰知好長時間沒這個人的訊息,沒想到他竟然回來了?

“看在紫雲的面子上,也不好殺他,在京城養著,要是敢鬧事,就讓你忽然暴斃,哪怕紫雲是孩子沒舅舅。”

瞧著骨瘦嶙峋的楊啟隆,韋宇龍在心裡發了一句恨,哼到:“先帶進宮,朕還有事!”

回到宮中,妃子各自離開,紫雲陪著哥哥,詢問來京的經過。

楊啟隆這次回來,可謂九死一生,而且眼前這個妹夫,已經不是當年哪個反賊,而是皇帝,而且是個威嚴愈盛的皇帝。

在吳三桂稱帝之前,楊啟隆掛著一個朱三太子的名頭,雖說是傀儡,沒有地位,自由也受到限制,但畢竟還是錦衣玉食。

神龍二年,自己妹夫奪取京城的訊息傳到吳三桂那裡,楊啟隆就不想留在衡陽,準備逃走,趁天下大亂,重新搞一份事業。

更重要的是,他剛好也察覺出吳三桂想要稱帝,知道要是不跑,肯定是個因病暴斃的結果。

趁衡陽籌備稱帝的事情,他找了機會,逃出湖南,卻怕人追殺,不敢向東,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先逃亡廣西,然後入川,再折返西北。

在吳三桂身邊這兩年,由於他疏於經營,三郎香會的勢力大不如前,不過還是有少部分下屬幫他輾轉多省,逃出吳三桂的勢力範圍。

可到了西北,情況竟然比西南更差,在康熙的橫徵暴斂下,百姓困頓,民不聊生,自己生計都顧不上,哪兒還能顧上什麼香主臭主?

加上康熙到了西北後,打壓江湖門派和這個民間勢力,他楊啟隆一下從“太子”,成了流浪的逃犯。

為了不被抓壯丁,他是東躲西CANG,以乞討為生,跑到陝北,去年冬天差點凍死。

過完年,好不容易進入大夏境內,可大夏百姓如今安居樂業,他之前蠱惑百姓那一套失去了效果,最後,還是乞丐。

不過他嘴皮子還算不錯,能討來吃的,就這樣一個多月,終於來到京城。

也許上天不想讓這個人死,竟然剛來就看到了韋宇龍帶著妹子逛街,受盡苦難的楊啟隆也顧不上自己的形象,哭著上前認親。

雖然皇帝見了自己,有些冷冰冰,但只要妹妹在,他應該不會死。

“妹妹,你能不能幫我在陛下面前美言幾句,給我謀個事情。”說完自己的經歷,楊啟隆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哥哥,你不想……不想實現夢想了?”

紫雲有些意外,哥哥的夢想,就是做皇帝。

“哎,經歷了這麼多,不想了,再說,我這一路過來,覺得我那妹夫應該做的更好,至於父母的仇,也就他去完成吧,我相信他能打敗康熙。”

楊啟隆流浪了近一年,也讓他明白一個道理:“能活著就好。”

“好吧,我有機會給陛下說說,不過你之前謀害過他,陛下雖然不說,其實已經知道,你別抱太大希望。”

紫雲沒想到自己哥哥終於醒悟,雖有些意想不到,心裡其實也為他高興。

其實更高興的,是自己找了一個好男人,讓哥哥都佩服的男人。

就在紫雲和楊啟隆訴說別來情由時,乾清宮的韋宇龍卻正拿著戰報,放聲大笑。

“好,好,好!哈哈哈……”

雙兒和潘竹雲小心湊過來,韋宇龍將戰報遞給兩人,上面記錄著陝州大戰的過程。

“陛下果然英明,知人善任,張將軍竟然以少勝多,大破滿清精銳十萬,還生擒康親王等一眾大臣若干,可喜可賀,看來離一統天下的時間,不遠了!”

兩女看完,連忙恭喜。

誰能料到,只三天時間,就能取得如此大勝,還抓了一個清廷如此重要的王爺,而損失不足一萬,如此強軍,難道不是天下無敵?

“是張將軍厲害,朕也沒想到。”

韋宇龍心情也平復下來,說道:“不過說實話,讓我最意外的是,康親王突圍之後,跑到鄉間,被幾個百姓給逮住了,真是太有趣了。”

戰報上,康親王的大軍,前有圍堵,後有追兵,軍隊被衝散,死傷無數,在親兵的保護下,突破包圍,跑了。

為了擺脫追兵,親兵幾乎死傷殆盡。

到了半夜,康親王帶著兩個親兵跑到一處農家,又累又餓,想討點吃的,結果被百姓打了悶棍,送到了軍營。

“你們幫我給你兵部傳旨,讓張勇看看能不能用康親王叩開潼關,不行的話也不要勉強,讓他班師回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