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三年,也是康熙十六年,二月初七,清軍的攻城忽然停止,城中的夏軍好不容易喘了一口氣。

十幾天連續不斷的守城,鐵打的人,都快扛不住了,多虧有百姓加入。

但唐光英卻有種不祥的預感,畢竟這樣的停戰,有些反常。

這一天,從京城一路急行軍的張勇,已經率領大軍到達洛陽,見到了大將軍許雪亭。

兩人之前在湖北打過一架,結果許雪亭大敗。

雖然現在同殿為臣,許雪亭心裡還是有些膈應。

本來敗的就憋屈,這次還就接到了兵部的急令,讓他從各地調集了四萬人馬,準備協助張勇擊退清軍,這讓他更不服氣。

張勇到達這裡後,看到四萬人馬,心中卻生出一個主意:「陛下待我不薄,讓我帶禁軍,現在洛陽又有四萬人馬,如果不出意外,陝州應該也有一萬多兵將,何不將這十萬清軍,全部留在夏國境內?這樣才能報答陛下的信任之恩。」

有了這個打算,他匆匆去見許雪亭,並說出自己想法。

「你要全殲清軍?抓了康親王?」

許雪亭眼睛直直地盯著這個年紀剛過花甲的老將,覺得他是在異想天開。

「沒錯,不過這還只是第一步,如果能用康親王引誘守軍開啟潼關,那我大軍長驅直入,定然可以兵臨長安城下,天下可定!」張勇看著地圖,將自己心底的打算說了出來。

「張將軍,我知道你想立功,但清軍戰鬥力非同小可,我之前六次救援陝州,均鎩羽而歸,康親王又很會用兵,機會不大。」許雪亭只好勸道,想讓張勇打消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張勇是個降將,雖然皇帝很重視,但許雪亭是大夏的開國公爵成國公,又是四省兵馬的大將軍,雖然曾是自己的手下敗將,自然不好說:「那是你沒本事。」

「機會不大,不是沒有機會。」

張勇說著,指著地圖,說道:「清軍西出潼關,一日之內下閔鄉、靈寶二縣,以這兩地為糧草中轉地,如果我派出騎兵,奇襲閔鄉,會怎麼樣?」

「兩地均有清軍精銳駐紮,不好打,而且深入敵後也太過冒險。」藲夿尛裞網

斷敵人的糧道,許雪亭早就想過,不過卻不好實施,因為清軍自有大軍運送糧食,如果深入,很可能被回援的主力包了餃子。

「如果這只是誘餌呢?」

張勇呵呵一笑:「末將臨走時,陛下撥給我三千震天雷……」

許雪亭終於立即張勇的打算,叫到:「你是說,用攻擊糧道來伏擊清軍主力?」

「許大將軍只說對了一半。」

張勇指著地圖上的位置,道:「大將軍有四萬人馬,你可以派出一半人馬,埋伏閔鄉和靈寶之間,埋設震天雷,我讓禁軍兩萬騎兵偷襲閔鄉縣糧道,康親王必然會派兵救援,我們將其擊潰,並驅趕回陝州城下。」

「潰軍一到,清軍肯定軍心動搖,之後我主力全部殺出,和城中守軍裡應外合,康親王必然西撤,我們那之前的的兩萬禁軍和一萬人馬將其後路堵住,將其合圍,說不定可以生擒了他,以誘開潼關。」

聽得張勇說完,許雪亭雖覺得是個好辦法,但是太考驗自己人馬的戰鬥力。

就算康親王派出兩三萬人去援救閔鄉縣,可城下依然有七萬左右人馬,而自己這邊派出一半去襲擊糧道,又要圍堵康親王,能堵住他?還有,剩人真的能打敗清軍主力?

許雪亭想了會,說道:「張將軍,我覺得還是集中兵力,直接攻擊陝州城下清軍,解了陝州之圍即可,按照將軍的計策,萬一輸了,丟了陝州是小,你我愧對陛下事大。」

其實許雪亭也知道這一計劃不錯,他不想採納這一戰術,一方面想穩妥一點,同時也不想張勇真的太過出風頭。

慘敗給人家,損兵折將,有些不舒服也是人之常情。

聽得許雪亭就是不同意,張勇心道:「不就是因為輸給我一次,也不能意氣用事啊。」

雖然皇帝說了,許雪亭只是協助自己,但人家官位大啊,還是國公,自己再擺譜樹敵,可不是明智之舉。

難道機會擺在面前,真的不要了?

不甘心的張勇咬了咬牙,起身道:「如果此戰不能大獲全勝,末將願甘願軍法!」

許雪亭把「真的」兩字生生吞了回去,才道:「那倒不用,你我皆是為了我大夏,這樣說好像本大將軍逼你似的。」

張勇鄭重地道:「末將真心實意!」

「既然張將軍這麼說,那就按你的計劃來吧。」

許雪亭也不想殺他,如果成功張勇計劃成功,他也有一份功勞,對國家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