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1/2頁)
章節報錯
進入冬月,漢城的天氣更冷,但城外的軍營,卻熱火朝天,所有士兵冒著嚴寒,做最後的訓練。
經過那地打獵,他們每個人都帶著殺氣,也清楚只有刻苦訓練,才能在戰場上存活。
神龍二年正月,雙兒產下一子,韋宇龍特意起名韋興漢,這個名字是雙字拆來一半,又有復興漢家之意,希望能給自己帶來好運。
過完春節,韋宇龍去了一趟琉球神龍講武堂。學校的禮堂裡,他當著五百多學員,宣佈了學校要以國家、責任、榮譽、犧牲、團結、勇氣、自信為教育準則來教育這些學員,讓他們能將來為國立功。
之後他還帶著全部學員,祭奠了琉球之戰的將士。這些學員都是他手下將領,必須先培養他們的愛國之心。
從琉球離開,他又巡視了一趟臺灣。
臺灣本來有兩萬人馬,一年半以來,陳永華又已經招募了一萬多人,其中大部分將士竟然以是天地會弟子為的班底,曾經是青木堂部下的玄貞道人、祁彪清、李力世也加入軍隊,甚至還有當年十大香主的方大洪、馬超興等也在軍中。
眾人相見,又是一陣感慨。
四年前馬超興幫鄭克爽殺了李自成,後來知道自己竟然助紂為虐,十分後悔,親自來臺灣請陳永華原諒,陳永華也沒有怪罪於他,依然封他為一個參將。
在熟人面前,韋宇龍放下皇帝的身份,和眾人飲酒敘舊到深夜,一起大罵鄭克爽。
喝到酣處,比以前開朗了許多了陳永華對我道:“皇上,年前吳六奇給臣來過一封信,說他和吳三桂的軍隊作戰,立功不小,平南王尚可喜讓他和尚之信年帶兵入廣西,他怕影響皇上的計劃,問我是提前易幟反清,還是聽從命令?”
韋宇龍想了想,說道:“你給吳大哥寫一封信,告訴他先聽從命令,不要輕舉妄動,等我們出兵之後,他便立即改旗易幟,響應我們。”
陳永華喜道:“皇上要出兵了?”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今年是光復漢人江山最好的機會,我已經決定在今年四月,起全國之兵,進攻中原。你這日子便可以開始準備糧草,打造軍械,到時候你從臺灣直取福建!”
陳永華聽到皇上連出兵的日子都選好了,激動的無以復加,顫抖著端起一杯酒,說道:“皇上,臣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幾十年,我這身殘軀,終於有機會帶領大軍,重回中原!”說完,含淚將酒一飲而盡。
韋宇龍也有些心酸,這個人為了鄭家操了一輩子心,所為的就是光復漢人江山,投靠自己以後,辛辛苦苦經營臺灣,一年多來頭髮又白了許多,看起來比以前還要蒼老。
天地會眾人聽說皇帝要出兵,也十分高興,各個摩拳擦掌,大有想大幹一場的意思。
韋宇龍舉起酒杯,對眾人道:“讓我們一起驅除韃虜,克復中原!幹!”
“驅除韃虜,克復中原!”
第二天陳永華給吳六奇寫了一封只有他們能看懂的密信,由可靠之人送往廣州。
兩天後,韋宇龍離開臺灣,慰問了駐紮在澎湖、琉球、高麗三地的水師,直到二月底才回到漢城。
出兵中原是件大事,三月三朝會後,他把二品以上的官員全部留下,將攻打中原的計劃說了出來。
雖然已經奪取遼東,但群臣聽皇帝要打中原,果然有些人興奮,有的害怕,有的擔憂。
而刑部尚書金壽興更是開口勸諫:“陛下,滿清勢大,我朝孱弱,不可與之為敵啊!”
他說完,立即就有人表示贊同,不過大多都是高麗本地官員。
許積這時也道:“陛下稱帝不足剛一年多,此時發兵,會讓百姓不堪重負啊!”
韋宇龍既不點頭也不搖頭,只靜靜的聽著階下這些人的議論和反應,目光從每個人臉上掃過,知道一些人確實是為國家著想,只是害怕滿清的國力。
周培公和姚啟聖知道皇帝的真實想法,也是笑而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