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中原京城,乾清宮。

康熙手裡拿著一份來自朝鮮的密報,一個字一個字地看著,越看臉上怒火越盛。

下面跪著幾個內閣大臣,全嚇的不敢出聲。

“啪!”

好久,康熙把密報拍在桌子上, 這種帶著憤怒的聲音,把底下那幾個撅著屁股的大臣震的一哆嗦。

“好你個小桂子,竟然悄無聲息的佔領朝鮮,李棩那個廢物是做什麼吃的?”

康親王還在平叛,並沒回來,要不然聽到這個訊息, 他這個親韋之人,非嚇壞了不可。

即便如此,曾出使過琉球的索額圖, 把腦袋低的和金磚挨在一起,汗水把磚面弄溼了一大片。

“發兵,發兵,朕一定要把小桂子趕出朝鮮,趕回大海!”

康熙瞧著底下幾個人都不說話,那自己便要乾坤獨斷一次。

“從京城調撥兩萬精兵前往遼東,讓盛京將軍倭內親率大軍攻朝鮮,讓他知道我大清鐵蹄的厲害!”

索額圖聽皇上要發兵攻打朝鮮,終於開口勸道:“皇上,此事還需慎重!”

“慎重什麼?小桂子現在已經佔據遼東大部分地方,他又取了朝鮮,難道朕要等他穩住根基,揮師南下?”康熙大聲質問道。

“皇上,奴才以為,京城如今只有不到三萬人馬,如果再派出兩萬,京城肯定空虛, 如果吳逆再增加兵力, 我們倒時拿什麼支援?”索額圖硬著頭皮,小心分析。

“怕什麼?朕還有蒙古八旗的數萬鐵蹄未動,如果有風吹草動,可以馬上調來。”

“皇上……”

沒等索額圖繼續說完,康熙打斷了他,喝道:“不要再說,給兵部下旨,馬上出兵,不得有誤!”

※※※※※※※※

漢城,就在康熙準備出兵的時候,韋宇龍卻和周培公等人忙的幾乎是連軸轉。

他現在的事情很多,也很繁雜。陳永華還帶兵回了臺灣,畢竟人家還是臺灣總督,更讓韋宇龍覺得人手緊缺。

首先要改變官員制度,梳理朝鮮官員的情況,那些需要留用,哪些必須免職,還要拔和委派新官員去其他城市管理。

再就是整頓收編的軍隊, 剔除老弱病殘, 訓練新兵。

反正雜事一堆一堆。

好在陸高軒在八月底已經帶大批官員來到漢城,讓韋宇龍稍微輕鬆了一些。

不過蘇荃卻沒來,就說是韋宇龍幾個老婆剛生了孩子,嬰兒還沒出月子,不好長途跋涉。

現在老婆生孩子,韋宇龍已經不像之前那麼激動。

其實主要還是太忙。

地方大了,事就多了,而且朝鮮不同於臺灣和琉球,要想讓百姓和官員歸心,比起原來兩地,難度大了不少。

原來的領議政許積閉門不出,不過按照韋宇的打算,等建國以後,把禮部尚書的位置給他,並招其加入內閣。

至於那個大司憲宋俊元,這個人竟然在家自盡,說是無顏面對朝鮮國列祖列宗。

對此,韋宇龍非但沒有怪罪,反問追封他為忠義侯,並賜了一塊“忠義傳家”的匾額,也算對得起這位忠於朝鮮忠臣。

原兵曹金錫胄聽說此事,也看到韋宇龍真的沒有虧待李棩一家,同意繼續效力。不過職位由原來的兵曹判書,改為兵部侍郎。

其他官員有不良記錄的全部革職,問題嚴重的交於刑部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