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臺灣視察的韋宇龍,竟然意外遇到了不少老朋友。

其中一個就是在京城時,和他交好的徐天川,還有許多天地會之人。

看來韋宇龍交代的事情,陳永華還是挺重視,這些人都是以總舵主的名義,召來臺灣,加上家眷,人數竟然有一萬多。

這些人大部分人都安排在軍中,徐天川雖然武功不錯,卻都是騰挪小巧的功夫,不適合軍營,因此在總督府當差。

他現在已經知道,當初那個好兄弟,現在已經是這裡主人,因此見到韋宇龍時,剛要行禮,被一把攔住。

“徐三哥,我們是老相識,何必在乎這些繁文縟節。”

雖然韋宇龍現在不是天地會成員,為了表示歡迎這些人加入,當晚在原來的延平郡王府,也就是現在韋宇龍的臺灣行宮中大開宴席。

陳永華知道徐天川和教主的關係不一般,卻沒安排他更高的職位,這一點,韋宇龍很是欣慰。

席間,陳永華說起自己想要招降劉國軒的事情。

“好主意啊,要是能招降劉國軒,我們又能有一支強兵,對反清大業必有幫助。”韋宇龍頓時高興起來,忙問結果。

“可惜,劉國軒拒絕了。”

陳永華嘆息道:“當初他聽說臺灣遭到了襲擊,本來想回師救援,可剛出發沒一天,就聽說臺灣已經敗了,鄭克爽也死了。於是他便擁兵自立為新的延平王,同時聯合耿精忠,對抗清軍。而且有個叫李光地的,密奏清廷,讓閩地的事情告知了朝廷,請朝廷派兵。”

“告密那個人叫什麼?”韋宇龍聽到這個名字,驚訝道。

陳永華沒想到教主反應這麼大,解釋:“一個叫李光地的進士,回家省親,誰知吳三桂造反,耿精忠已經控制了福建。聽說此人名號後,想要詔安他,卻被這個人逃了。”

對於李光地,韋宇龍知道他是康熙時期著名的漢臣之一,雖然比不上後期的張廷玉,卻也差不多和施琅、姚啟聖齊名。

自己雖有周培公、陳永華,但總的來說,還是缺少治國人才,如果能將他招攬過來,絕對是自己的一大助力。

“陳總督,你派點人去福建小心打聽李光地的訊息,看能不能招攬。”

說完,他忽然又想:“看來要快點實施自己的計劃,萬一康親王王滅了劉國軒和耿精忠,再要在福建一帶發展,可就難了。”

韋宇龍參加完神龍大學的落成儀式,只在臺灣逗留了三天,瞭解了一下這裡民生恢復的情況和移民過來百姓的生活狀況,便帶著洪熙官等人回到琉球。

臨走時,他特意囑咐陳永華,讓他一年內,一定要練出兩萬精兵出來。

等回到琉球,已經是三月中,前往朝鮮和日本的商隊也陸續回來,他們帶去的“多寶龍涎丸”,不但銷售一空,還收到了八千盒的訂單。

看到這個藥丸銷路如此只好,陸高軒更是信心大增,帶人繼續加快生產。

雖然府庫的財政危機還沒完全解除,但經過一連串的新政,百姓們的生活已經大大改善。

在韋宇龍的扶植下,更多的手工作坊如雨後春筍一般在琉球和臺灣出現,不但有傳統的紡織、鑄造、畜牧、造紙等,還有新型的造船、製藥、印刷等。

作坊的興起,生產出來的東西當地就很難消化,如此以來,更多民間和商部的商隊,開始南洋等地銷售貨物,給琉球帶來更多收入。

看到治下發展良好,韋宇龍也加緊準備前往朝鮮的事情。

他本來以為康熙因為過分要求而不會再派人來,誰知三月十七,索額圖卻再次來到琉球。

無奈之下,他只好又安排人裝扮一番,而且下了嚴令,如果有人膽敢洩露軍機,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