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三弟能打下臺灣,救出陳總舵主,再出兵中原,驅除韃虜,大哥便奉兄弟為主,從廣東起兵,幫兄弟開疆擴土!”吳六奇滿臉激昂地道。

韋宇龍有些意動,大哥吳六奇是提督,為人粗中帶細,手下兵馬不少,如果他能歸附自己,那對自己來說,如龍添足,絕對是一大助力。

不過他卻沒有激動,也沒有忘性,而是問道:“大哥,你不是一直都想反清復明嗎?”

“大哥這段時間走遍了江南,明朝早已衰微,朱家子孫,大部分早就被滿清屠殺,要麼已成為鄭克爽之流的傀儡,真要復明,他們有那個本事趕走韃子?真能讓天下百姓過上好日子?”

吳六奇嘆了一口氣,繼續道:“大哥最近也想的明白,這個天下,需要一個強者,來撥亂反正!我瞭解過三弟的實力,大哥覺得三弟你,有這個能力。”

“大哥!”

韋宇龍終於抓住吳六奇的手,叫了一聲,才道:“小弟我一定不辜負大哥的期望!這豈不委屈了吳大哥!”

吳六奇卻

^0^不在乎地搖頭道:“我們兄弟之間,有什麼委屈不委屈的。”

韋宇龍轉頭對洪熙官道:“洪師兄,你看呢?”

洪熙官大聲道:“我也一樣!”

他說的聲如震雷,讓韋宇龍想起三國中的一幕,只可惜洪熙官長得白淨,並不想那個人一樣一臉大鬍子。

“可惜二哥不在,不然就可以像大哥在柳州時所說,我們四人一起結拜為兄弟,共圖大事。”韋宇龍想起之前的事情,說起結拜,頓時想起李西華。

“對啊,二弟給寫了一封信,讓我到揚州相會,他為什麼沒來?”吳六奇也好奇道。

韋宇龍想了想,說道:“我讓他回武當瞭解情況,想必雲雁道長看二哥和我這個反賊走的太近,怕連累武當,不讓他出來吧。”

“堂堂武當,真是膽小!”吳六奇有些不忿。

“也不能怪他,武當曾經和大明朝廷關係密切,本來就受滿清猜忌,雲雁又要對全派人負責,他這麼做,也無可厚非。”韋宇龍想起雲雁在揚州時候早早就離開的表現,雖然不滿,卻也能理解。

洪熙官聽完韋宇龍的分析,點頭道:“師弟分析的有些道理,沒想到你不但武功高,看事情還如此透徹,果然比我這個武夫強太多。”

“師兄太謙虛了,你將來的成就,必定不凡。”

韋宇龍這話本來意思是,你以後創出“洪拳”,流傳後世,成為一代宗師。

洪熙官卻回錯了意,以為韋宇龍是說反清之事,立即大聲道:“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為國為民,建功立業,才對的起這一身武功,也不枉在世上走一遭!”

韋宇龍當即豪氣萬千地道:“好,既如此,擇日不如撞日,大哥,師兄,雖然李二哥不在,但我們算上他,再來一幕海中結義,如何?”

兩人同時大笑,道:“正合我意。”

三人當即跪倒,相對拜了八拜,算上李西華,就在這茫茫大海之上,義結金蘭。

拜完之後,韋宇龍將兩人扶起,洪熙官今年三十五歲,比吳六奇小兩歲,成為韋宇龍的新二哥,李西華是老三,他變成了四弟。

不過兩人倒是沒有以哥哥身份自居,對四弟詢問起之後的打算。

韋宇龍想了想,道:“兩位哥哥,這裡剛好有兩艘船,不如我們到了舟山附近便分開,大哥你回廣州,繼續做提督,掌控好手裡的兵馬,等天下亂,就是我們兄弟大幹一場之時!”

“好!大哥已經又些迫不及待了!”

“哈哈…”

韋宇龍哈哈一笑, 又對洪熙官道:“二哥可隨我一起去琉球,我現在人馬雖不少,就是缺少良將啊。”

吳六奇道:“如此甚好。就這麼辦。”

洪熙官對此,也並無異議。

不到四更,兩艘船便來到舟山附近的一個小島上。

韋宇龍告別了吳六奇,帶著朱媺娖、莊家一眾寡婦、雙兒、郭家姐妹、桑結、葛爾丹,以及洪熙官和他兒子弟子,起錨向東,直奔琉球。

看著遠去的陸中原大地,韋宇龍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再次回到這片土地,能不能再見到康熙,也不知道京城的蕊初她們會不會逃出來。

但他清楚,自己人生新的一頁,也即將翻開。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