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將軍,甘校尉,敵兵果然出城退走,正向此而來。不過,孫策分兩部離開,其前部有三四千人,其中多有傷者,後部大概有五千人馬。”探馬來報。

太史慈和甘寧各帶三千人馬,隱伏在蕪湖城外十幾裡處,等了兩日,本來以為孫策不會這麼快離開,劉備已經準備讓他們回去了,卻沒想到,孫策真的棄城走了。

現在孫策分兩部人馬離開,前後相距有五六里,這倒是個難題。

按探馬所說,其前部應該是老弱傷兵,後部才是其精銳兵馬。

而且據報孫策傷勢並無大礙,這麼說來,孫策一定是在後部人馬之中。

本來太史慈和甘寧是想分成前後隱伏,但實在找不到好的隱藏地點了,只能聚在一起隱伏。

“依我看,孫策必在後軍。”甘寧說道。

他們的目標主要是孫策,所以要先判斷孫策在前還是在後,才能進行截擊。

太史慈想了一會,說道:“他若是傷重,應在前軍,若傷得不重,則必在後軍。”

“那你是什麼看法,我們要擊他前軍,還有擊其後軍?”甘寧問道。

太史慈現在的身份是丹陽太守,又已是中郎將,職在甘寧之上,此次伏擊以太史慈為主。

“若擊前軍,恐會無功,若擊後軍,其前軍回兵來救,我們將會前後受敵,甚為不利。”

“前後受敵也不可懼,孫策新敗,其士皆驚,我們就擊其後軍,若前軍回兵來救,你擋住其前軍,我來攻其後軍,還有曹將軍的兩千援兵可從後面來襲,孫策此次必死無疑。”

太史慈覺得甘寧說的很對,同意他的提議,派人去向劉備稟報,又派人去通知曹成,讓他帶兵從敵兵後軍後面襲擊。

安排妥當之後,只等著孫策兵馬到來。

孫策棄城退走,早有斥候報給劉備。

劉備已知道孫策受傷未死,還在眾將面前現身,看來傷得並不算太重。

周平說道:“孫策棄城退走,是其死期到了,主公,可令益德領五千兵馬,隨後追去,要讓孫策以為,我們並未料到他退走,從而想不到前面會有伏兵。”

“哈哈,先生所慮極是,益德,你速領五千人去追孫策,先不要追得太緊,待前面伏兵盡出之後,再衝殺而去。”

劉備吩咐道。

張飛大喜,沒想到自己也能去追敵,當即拱手應諾,出帳點兵追去。

孫策離開後,蕪湖城中百姓開啟城門,劉備先讓高順領一千兵入城,隨後親自率軍進城,安撫百姓。

而在蕪湖北面十幾裡外,孫策躺在車中,醫師緊跟在側。

“走慢些,走慢些!”

醫師怕孫策傷口再裂,連連囑咐馬車走得慢些。

孫策並未料到劉備會派了兵馬來隱伏等待,因為最近這兩日周瑜派出斥候探查,沒有看到劉備兵馬活動的跡象,從而以為,前面不可能會有伏兵。

然而就連周瑜都沒料到,周平在戰後便先派出兵馬,當時周瑜正緊張孫策傷勢,沒有精力去注意城外敵兵動向。

馬車確實走得慢,因為有不少傷兵,本來走得就不快,日斜之後,他們才走出不到二十里路。

按照計劃,他們要再向前走出十里才能宿營。

有周瑜帶領五千兵殿後,孫策不是很擔心敵兵來追。

周瑜沿途設定了許多疑似伏兵之狀,想要藉此遲緩追兵。

又向前走出三四里路,孫策躺在車中,突然聽到後面鼓聲大作,喊殺之聲震天響起。

“不好,有伏兵。”

孫策一下子翻身坐起,似乎拉到了傷口,讓他到一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