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曹大軍出兵最快的是陳相夏侯淵。

從袁曹合兵斬殺公孫瓚開始,他就做好了隨時出兵的準備。

袁紹答應出兵後,夏侯淵就從陳國出發。

陳國與沛國接壤,他帶領一萬兵馬很快到了沛國相縣城下。

蕭建從琅琊相到彭城相又到沛相,劉備讓他出任沛國,本來也沒指望讓他抵擋來敵,只是希望彭城西面沒有直接受到威脅,留有一片緩衝之地。

相縣城中只有一千郡兵,加上城中吏士和百姓,能夠登城守衛之人不到兩千。

夏侯淵先派人來,讓蕭建準備好糧草,兵馬一到要立即運走。

蕭建怎麼可能願意給夏侯淵糧草,斷然拒絕,並且緊閉城門。

本來夏侯淵也沒指望蕭建願意給糧,只是找個藉口想將他除掉,免得他斷了自己的糧道。

夏侯淵是沛國譙縣人。

曹氏和夏侯氏在豫州算不上名門,但在沛國,那也是相當有影響力了。

兵馬到相縣城外第二天,城內便有人偷偷開了城門,迎接夏侯淵進城。

而夏侯淵進城第一件事,就是殺了蕭建,然後帶上糧草,繼續向彭城行進。

劉備和周平聽到這個訊息時都深感悲痛,蕭建這樣的人,恨不能生在安平之世啊!

他們加緊速度行軍,但又擔心夏侯淵進兵太快,彭城的田豫只怕來不及退走。

這時關羽帶領兵馬剛過取慮不遠,接到了劉備讓他們退守下邳的命令。

可是在這時候,從彭城也傳來訊息,夏侯淵帶兵到了彭城城下。

“田國讓此時若是棄城退走,只怕會被敵兵追襲,城中百姓恐怕也要遭難了!”許定擔憂道。

關羽輕捋長鬚,微眯著眼,說道:“曹操大軍離此尚遠,夏侯淵孤軍急進,某要去助國讓一把。”

當下傳令,向彭城繼續急行。

田豫和梁陸在彭城城中,也接到劉備讓他們退守下邳的命令,可是夏侯淵已經到了城外,如果這時候退走,有可能會被敵兵追擊,城中百姓只怕也會被他們屠殺。

“國讓,我們該怎麼辦?”梁陸問道。

“據斥候所報,曹操大軍最快也要十日才能到此,夏侯淵來得如此急,想要奪得首功,又殺了蕭相,哼,我們絕不能就此退走。”田豫恨恨道。

梁陸又問道:“我們要出城與他一戰嗎?”

田豫知道夏侯淵的勇猛,對方兵力又是彭城的兩倍,出城一戰,自己沒有多少勝算。

“據報關將軍兵馬已過取慮,離彭城已是不遠,兩三日便可趕到,不如讓關將軍領兵來此,合擊夏侯淵,先滅一滅曹操的威風。”

“如此也可。”梁陸贊成這麼做。

跟著劉備征討揚州的許多將領都立了功,梁陸在彭城卻難有立功之機,現在可是個立大功的好機會,怎麼能錯過。

田豫立即派人去見關羽,說了自己的想法。

關羽大喜,沒想到自己和田豫竟然不謀而合,催兵急行,向彭城趕去。

臧霸探知袁譚率領三萬兵馬已經到了北海,要來攻琅琊。

現在琅琊有他統領七千兵守開陽,孫康統領三千兵守莒縣,面對三萬敵兵,如果分兵而守,肯定不利,必須要合兵一處,據城堅守才行。

但是在守開陽還是守莒縣的問題上他猶豫了。

開陽是他所在之地,離青州較遠,但是離泰山很近,容易遭到曹操分兵來攻。

莒縣倒是阻拒青州兵馬的好地方,但也有一個壞處,如果曹操分兵來攻,莒縣就會沒有退路。莒縣的東西兩邊是山,只有南北兩面可通,而袁譚率兵從北來攻,曹操又堵住南面之道,一旦不敵,便只有死路一條了。

這是讓臧霸猶豫的地方,到底是要靈活拒敵,還是背水一戰。

就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劉備派了人來,讓他帶兵去守莒縣,這是周平的提議。

臧霸的作用,現在主要是擋住青州之敵,如果曹操不分兵去攻打,以他的一萬兵,完全能擋住袁譚的三萬兵。

而曹操的主要目標是劉備,也不會分兵去對付臧霸,只要青州的兵馬把臧霸拖住就可以了。

臧霸按劉備所說,帶領三千兵和吳敦,離開開陽向莒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