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逃走,孫策任命的吳郡太守朱治也跟著走了,劉備肯定要重新任命吳郡太守。

本來周平已經想要跟劉備提起這個事情,不過周平是想提議讓李佳出任吳郡太守,然後讓魯肅或劉馥出任九江太守。

吳郡是孫氏家鄉之地,而且世家大族極多,賊寇也多,不易管理。

目前來看,李佳較有智謀,是個比較好的人選。

可是劉備現在主動提出要讓麋芳出任吳郡太守,怪不得劉備之前會讓麋芳領兵去佔吳縣,原來他早有此意。

主公都這麼說了,周平也不好反駁,況且麋芳又是劉備的姻親,是劉備比較信得過之人。

“主公,吳郡乃孫氏根基之地,人心難服,極易為亂,若以麋子方為太守,可同時任命高伯平為吳郡都尉,令他二人共治吳郡,似乎較妥。”

以麋芳一人來治理吳郡,周平覺得很難治好,如果再讓高順當吳郡都尉,或許就容易多了。

劉備臉上笑容微滯,僵了一下,說道:“孫權與袁術未滅,孤正是用人之際,高伯平善於統兵,須隨孤征討廬江。吳郡雖亂,然而孤相信子方必可將吳郡治理好,由他一人任為太守即可。”

周平忙道:“主公作主就好。”

他知道,劉備說讓高順追隨去征討廬江只是藉口,實際上是不想讓高順分了麋芳之權。

都尉治兵,如果讓高順出任吳郡都尉,麋芳便只有治民權,治兵權將會交給高順。

雖然劉備也信得過高順,但他更希望將權力完全掌握在麋芳手中。

劉備正式上表麋芳為吳郡太守,讓他仍舊統領三千兵馬屯守吳縣。

建安三年八月,據斥候回報,孫權的人馬果然在牛渚一帶遇上黃射的水軍,兩軍激戰,周泰躍上敵船,斬殺黃射,陳宮帶領殘兵逃走。

孫權繼續逆江而去,不過據說孫權不是退往廬江,而是要逃到豫章。

此時從幽州也傳回訊息,曹仁和徐晃帶領兩萬兵馬,和袁紹的兵馬一起攻打公孫瓚,即將攻破公孫瓚的易京。

這個訊息讓劉備和周平都感到緊張。

“公孫伯圭若是被滅,袁曹恐將聯兵來攻徐州,主公,咱們當儘快攻下廬江,然後回兵護徐。”

劉備點點頭:“袁曹合力而攻,伯圭縱有易京堅壘,也必會難守,若他們合力攻我徐州,徐州危甚啊!還有孫權,他若退往廬江,孤倒可無憂,他逃往豫章,若奪佔豫章,日後必是孤之大患啊!”

“咱們已歇息多日,當速往歷陽,先擊黃蓋,再與雲長合兵攻奪廬江,則袁術必滅。”周平說道。

劉備同意周平的提議,當下帶著眾將,還有一萬五千兵馬,離開曲阿,去往歷陽。同時又派人到丹陽城,讓太史慈只留下兩千兵,派出三千兵馬隨劉備同往歷陽。

與此同時,孫靜已經派人趕到歷陽,親手交給黃蓋一封書信。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