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陽。

聽到劉備率領三萬兵馬南下攻打舒城,孫策想要立刻領兵去援救,被周瑜勸住。

“將軍勿急,將軍身在歷陽,按理說劉備應該來攻歷陽才對,為何他要捨棄歷陽而攻舒城呢?”周瑜問道。

“我有三萬兵馬在此,或許他是知道難以勝我,才轉攻舒城。”

孫策雖然吃過周平的虧,損失了凌操,但他自認為武力很強,所統兵士勇猛善戰,如果與劉備大戰,未必會敗。

“劉備固然難勝將軍,但他曾大敗曹操,斬殺曹操大將,兵馬又多,當不會懼怕我們而不敢攻。他捨棄歷陽轉攻舒城,或許是怕我們據城而守,故意引我們離開歷陽,與他一戰。”

“縱然與之一戰,我又何懼於他!”孫策昂然道。

周瑜繼續勸道:“將軍,周平善設伏兵,我們若是領兵往援舒城,其必設下伏兵以待,而且合肥之兵若再尾隨而來,我們前後受敵,只怕不易取勝。”

孫策微微頷首,但又有所擔心:“公瑾之意,我們要坐看舒城敗破?”

這時候孫策還不知道孫靜要棄城退守居巢之事。

周瑜答道:“將軍難道忘了吳舅與伯陽之事了嗎?無論如何,劉備舉大軍而攻,舒城已不可守。當前之急,我們應立刻派人去舒城,讓孫幼臺領兵退守居巢,將舒城讓與劉備。”

“將舒城讓給劉備?”孫策驚問。

“不錯,若是劉備兵馬再進,還可以將居巢讓出,聚守皖城。若戰,袁將軍必不可勝劉備,若據城而守,皖城兵多,糧草又豐足,必可久守。劉備即使佔了舒城與居巢,但皖城不可破,他兵馬便會難動。”

周瑜繼續說道:“劉備向來以仁義自居,搶收百姓稻麥只收其半,徵百姓糧食也不會盡收,我們再遣出一隊騎兵,擾其糧道,使其合肥糧草難運,而舒城居巢糧草不多,其久必缺糧,到時自會退兵。”

“即使他攻破皖城,袁將軍若滅,對於將軍來說,亦是有利……”

周瑜的意思,袁術現在對孫策有所制約,擅自任命袁胤為丹陽太守,奪孫策之權。如果袁術死了,孫策便會無人可制。

雖然袁術死了對孫策會有影響,但影響不大,畢竟袁術現在對於孫策來說,並沒有什麼用,只會掣肘。

孫策細細思量,良久才道:“你是說,咱們按兵不動,如此劉備合肥之兵亦不敢動,而劉備南下之兵只有三萬,若張勳將軍與幼臺退回皖城同守,皖城之中便會有三萬多兵馬,守城足足有餘。劉備雖可得兩城,卻難再進,久守必會缺糧,缺糧則會退兵。”

“正是如此,還有兗州的曹孟德,正時刻盯著徐州,即使是大將軍袁本初,也有可能會出兵奪取徐州,劉備必不能在廬江久留。待他退兵之時,說不定咱們還可以追襲其後,正如其追襲曹操,哈哈哈……”

周瑜想起劉備大敗曹操之事,想到以後劉備可能會和曹操一樣大敗,不由大笑。

孫策越想越覺得周瑜所言有理,當即同聲大笑:“哈哈哈……若真如此,劉備必滅!”

他寫信派人去告知孫靜,讓他棄守舒城,退回居巢,如果劉備再次進兵,張勳又無死守之意,還可棄守居巢,退回皖城與袁術同守。

只要守住皖城,劉備便如曹操攻陶謙一樣無功而返,而且,劉備還有可能如曹操兗州被襲一樣,徐州再次為曹操所襲。

不過,孫策派人去舒城第二日,即收到孫靜來信。

從歷陽到舒城有兩百多里,自己派出去的人即使跑得再快,現在恐怕也是剛到舒城,絕不可能已經有了回信。

所以,舒城派來的人,可能是孫靜派來求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