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此時一退,必會退回皖城,或是據營堅守,不敢出戰。他不出戰,兵馬又多,咱們只怕要被拖於此處了。”

諸葛亮贊同道:“若被拖得久了,確實對咱們不利。”

就在周平與諸葛亮相談時,城外孫策正在下令漸退,走而不亂。

臧霸和張飛等人帶兵繼續追殺,雖然得勢,卻也佔不到太多好處。

劉備怕孫策後面會有埋伏援兵,故意假敗誘己深入,傳令臧霸和張飛等人勿追遠,收兵回城。

這一戰打得並不激烈,但孫策已經知道,自己很難取勝,無論是在勇力還是軍勢上,他都處於劣勢。

劉備領兵回城,又命人打掃戰場,清點之後,自己損失八百多人,孫策損失兩千餘人。

斥候又回報,孫策退走回營之後,很快就拔營而起,向後退走,在居巢城南面二十里之外安營。

二十里這個距離,說近不近,說遠不遠。

周平明白,孫策這是不想打,又不想讓劉備領兵進到皖城城下。

如果讓劉備領兵進到皖城,恐怕袁術就要嚇得再退,走投江東了。

這樣一來,廬江就會盡為劉備所得,孫策顯然不想讓這樣的事發生。

不過,這樣對劉備來說,卻是一件難事。

現在進又難進,退又不可,戰又不能,只能守在居巢城中了。

但是時間,卻又是劉備所急需的,曹操現在已經將漢帝遷到許縣,如果再過幾個月,讓他平定了許縣附近勢力,肯定會帶兵去攻奪徐州。

或許,孫策正是看到這一點,才會退兵二十里,拖住劉備,只等著曹操一旦出兵徐州,劉備就會退走,到時候孫策再領兵從後面追擊,劉備不滅只怕也是慘敗。

“先生,如今該如何應對?”

劉備實在無策,向周平求計。

“廬江看來一時難得,孫策不同袁術,他雖然戰敗,卻會無懼。如今之計,唯有尋找援兵了。”周平答道。

“援兵?先生是說讓雲長帶兵來援?那樣的話,九江豈不是難守?”

劉備以為周平說的援兵是關羽和太史慈那些留在九江的兵馬。

周平微微搖頭道:“不是,九江之兵絕不可動,他們即使不能渡江擊敵,也要守好咱們的退路。劉正禮敗走豫章,聽說還有數千兵馬相隨,主公可派人去讓他領兵渡江向皖城,以為援兵之勢。另外,可讓會稽王景興領兵進攻吳郡,挖孫策老巢,逼他領兵退回江東,只要孫策一走,袁術便難以守住廬江。”

劉備大喜:“先生所說甚是,我立刻派人去。”

他親自修書,派人送到豫章和會稽,分別交給劉繇和王朗。

其實,周平本來還想讓劉備派人去荊州見劉表,勸劉表派黃祖出兵合攻廬江,如果有黃祖出兵,要想攻下廬江更加容易了。

只不過,那樣一來,廬江很有可能會讓給劉表和黃祖,那自己之前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費了。

所以,他現在只能寄希望於劉繇和王朗,希望他們能夠儘快出兵,好讓孫策回兵江東,放棄廬江。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