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時溺死了七八百人。”

來人將情況簡單說了,周平揮手讓他下去歇息。

“未戰先逃,呂由該死。”劉備氣憤道。

周平安慰道:“主公,淮陵之失,影響不大。雖然不能將袁術封堵,讓他有了退路,但我們也因此更容易將他擊敗。”

劉備不解:“先生為何如此說?”

“袁術大軍臨城而未攻,呂由卻是自己棄城退走,袁術必會以為,徐州兵將皆懼於他,因此而驕。兵驕者敗,他愈是輕視我們,我們就愈容易得勝。”周平解釋道。

劉備頷首道:“先生所言也有道理,只是國讓他們……”

他擔心袁術的兵馬屯守在淮陵,田豫和許褚下山劫斷袁術糧道,會被屯守在淮陵城的袁軍所攻。

周平卻完全不擔心這個,微笑道:“主公是擔心淮陵城的敵兵吧?主公放心,淮陵城的兵馬出不了城。”

“為何?”

劉備追問,他不明白周平的意思。

“咱們的兵馬屯於淮河東岸,作出隨時渡河攻城之勢,如此一來,淮陵之敵必不敢離城,國讓仲康他們可以無憂。”

劉備點點頭,表示贊同周平之語,接著又輕嘆道:“呂由將軍乃徐州舊將,真想不到他會棄城而逃。”

“主公,呂由違抗軍令,棄城而走,不殺不足以立威。主公可先往盱眙,此事由我與益德領三千兵同去,先將其營鎮住,牽制淮陵之敵。待臧宣高兵馬到時,我再與益德同到盱眙,留泰山兵牽制淮陵。”

現在這個結果,並沒有太過出乎周平的意料,他當初勸劉備派呂由去守淮陵,其實早有深意。

淮陵其實並不太重要,說是要封堵袁術退路,然而袁術有五萬兵馬,能將他打敗就不錯了,要想將他徹底消滅根本不可能,封堵退路最多隻是他讓敗得更慘而已。

至於牽制袁術兵力,只要臧霸的兵馬到淮陵城河邊,袁術必會分兵來防。

而且,袁術屯守在淮陵城的兵馬會被臧霸牽得死死的,根本不敢離城,更不會出兵去攻打田豫和許褚。

之所以派呂由去守淮陵,一個是呂由乃徐州大將,又不能將他留在下邳,更不能全部奪他之兵。

呂由對於劉備來說,和曹豹一樣,不是親信之將,不能足以信任。

讓他去守淮陵,能守住最好,如果他棄城逃跑,便有機會殺他。既可讓劉備在徐州立威,又可除去不信任之將,將徐州兵馬全部由親信之將統領,從而讓徐州更加穩固。

周平要想讓劉備在徐州立穩,首先就必須要將兵馬全部抓在手裡。

總之,淮陵城就是對呂由的考驗,守住了,他有功,又有能力,可以繼續任用。守不住,他有過,又沒有能力,那就會被殺或被棄用。

但周平的這層意思並沒有跟劉備提起,這種事情不能明說。

劉備思索片刻,才點頭同意:“也可,如何行事,你可自定奪。”

說完又對張飛吩咐:“益德,你與先生同去,無論如何,務必護好先生。你性格急躁,容易魯莽行事,此行須聽先生之令,可知?”

張飛顯得頗不情願,但也只能答道:“諾。”

劉備給了三千丹陽兵,由張飛統率,跟著周平,向淮陵方向趕去,劉備則是率領大軍繼續前行,準備渡過淮河進屯盱眙。

周平帶著張飛張武和三千兵馬,趕到了淮陵城對岸的呂由營地。

呂由早接到探報,說是劉使君命司馬周平和校尉張飛帶領三千人馬來此。

李佳此時又勸呂由速走,再不走可能就走不了了。

雖然李佳知道呂由是庸將,但自己跟了他幾年,算是得到了他的提拔,不忍心看他就這麼被殺。

但是呂由拒絕離開,他認為劉備不會殺自己,況且來的人是周平,而不是劉備。

周平只是一個司馬,殺不了自己。

李佳對此無奈搖頭,只好跟著呂由去迎接周平和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