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總有些東西,不該被遺忘。(第2/3頁)
章節報錯
莊南也是認識這名曾經的edg教練的。
s12時他就成為了亞運會中國代表隊的教練,而且s14時期的奧運會上,國家隊教練也是他。
當時,莊南可是跟這個教練有過很深的交集。
阿布有一個理論讓莊南記憶猶新,名為三七曲線。
“職業選手呢,沒什麼門檻。”
“但是好的職業選手,卻很難。”
“一個rank裡表現很好的選手,只能代表這個選手的操作與意識很好,但是這些只佔到了優秀職業選手的十分之三。”
“剩下的七分,就是由性格組成。”
“願不願意團隊?能不能獨自carry?能不能安撫隊友?逆風時能不能激發隊友的意志?”
“這些,才是決定職業選手是否偉大的那剩餘的七分啊。”
s14,奧運會集訓場上,阿布頗為感慨的說。
“好的職業選手,越來越少了。”
“為什麼?”
彼時,出道第二年正向著自己第二個s冠奮鬥的莊南疑惑的問道。
“現在跟以前可不一樣了。”
阿布笑著搖了搖頭。
“我算是最初那一批進入這行業的了,當時的lpl非常不完善。”
“要人沒人,要錢沒錢。”
“職業選手一個月三千塊都算頂級薪資了。”
“但是那時候,無論是WE的若風,還是我們edg的明凱,都對職業無比熱愛。”
“你別看很多人黑若風,當時有段時間WE的工資都是他從自己的錢裡抽出來發的。”
“明凱打了幾年,世界賽成績還是不太好,但是就算這樣他也捨不得退役,即使要配合俱樂部營銷,也想保留一絲上場的希望。”
“這樣的品質,跟現在的選手已經很不匹配了。”
阿布目光望著遠方,
“他當時跟我離開WE,也是因為他是真的想出成績。”
“當然,我們當時做的也確實很過分,我們確實也對不起WE。”
“哪怕拿了冠軍,我也沒覺得當時我們是對的。”
“那個年代的選手就是這麼純粹,工資三千都樂壞了,他們就想打職業。”
“沒有任何理由。”
“那現在的呢?”
莊南露出疑惑的神色。
阿布呵呵一笑,
“你第一年春季賽,我記得是在墊底隊吧?”
莊南神色晦澀,點了點頭。
“你當時的隊友,是什麼樣的情況?”
莊南沉默了一會兒,
“我不喜歡背後說別人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