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說的是韓信的形象,有些休閒了。

韓信摘下草丟在了地上,隨後說道:“陛下說過一句話我很喜歡,那就是做任何事時都不會被刻板印象給限制住。”

“不要被刻板印象限制住嗎?”花木蘭喃喃著這句話。

隨後她好像明白了什麼,眼睛帶起了明亮,“走吧上路,帶我去見見紀國究竟如何。”

荊軻看著花木蘭突然大變樣,但最終也沒有說什麼,點點頭跟著了她後邊。

沒過多久後,花木蘭便帶著隊伍南下,向著紀國出發。

路程不遠,正常行軍的話預計三日內可到達紀國皇城。

而有著荊軻負責帶路,韓信並沒有遠送,他還有著更重要的任務。

經過討論,預計可以得知渡區內剩下的殘兵還有著四十五萬兵眾。

這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落入對方的將領懂得兵法的話,那將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

所以當務之急,就是去分化這支部隊。

四十五萬兵眾並不是全部聚在一起,而是分作了三部分散在三處守關,這給韓信他們機會。

而早在幾日前韓信已經向三座邊關傳去勸降信件,想要以這種溫和的方式拿下。

如果能成功的話,倒是能少耗費一些兵力。

長寧城附近的十來座附屬城此時的管轄軍便已經被他提前拿下,總計四萬兵眾,韓信沒有選擇放過這些小城,但一來一回就是八萬的兵力差距,兵力往往是相對的。

你解決了四萬人,便代表著敵軍少了這些戰力。

而半日之後,韓信又收到了一個好訊息,東部邊城的守軍同意投降。

這讓韓信有些許驚訝,畢竟他一開始便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那就是無人願意投降,他帶著鎮北軍去把這剩下的四十萬人給滅了。

不過仔細一想也就不難理解,東部邊城是上一次與紀國交手的邊城,這才過去不到兩個月,對方又哪會輕易忘記這件事?

並且東部的城池因為上次神風營將士們離開時對其進行了破壞,此時那邊已經沒有什麼像樣的大城了。

種種條件的壓迫下,正好韓信送去了勸降信件,這無疑是讓對方感覺獲得了救命稻草。

而對方提出了數道條件,韓信檢視了一下發現並不過分,點頭同意了。

當務之急是想分割對方的力量,東部雖然實力較弱,但也擁有了近十來萬計程車兵,此時比起那一點要求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速度交接,半月內解決渡區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