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整晚的佈置,最終梁秋才與郭嘉將這次方案給敲定了出來。

這個方案基本已經包括接下來可能發生的走向。

只要是實行計劃的將領不失誤,基本都能達到該有的效果。

於是很快負責送信的專業人員便把這封錦囊交到了吳廣的手中。

青河關軍營營帳中,吳廣開啟了錦囊檢視。

隨即他原本平靜的臉色開始變化,從最開始的震驚到平靜再到喜悅。

而這個情況不由讓旁邊的將士們感到疑惑,信件上到底寫了什麼?竟然能讓一向冷靜處事的將軍情緒起伏這麼大。

一旁的張旭陽好奇詢問:“將軍,發生何事了?”

吳廣抬頭看了營帳中的人一眼,都是跟隨他闖過生死的將士,信任度都極高。

隨即吳廣輕聲道:“已收到情報,對方屆時會召集四十萬兵馬來攻打青河關!”

“四十萬!”聽到這個誇張的數字張旭陽忍不住驚呼。

隨即他便立即察覺到自己的失態:“四十萬,對方還真看得起我們。”

他昨日擊敵一萬五都還是因為藉助天時地利的優勢,但哪怕如此,實施起來也是十分艱難,那時只要有一個步驟錯誤,都有可能無法全殲對方士兵。

而現在呢?四十萬大軍,那可是一萬五千人的二十多倍!

人數是二十多倍,但這個對敵難度卻是直線上漲。

張旭陽第一時間是質疑情報是否準備,但是作為一位將士,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想出解決辦法,而不是糾結情報對錯。

不然每個階層都是不信任,那情報機構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將軍,那該如何是好?”營帳中有人說道。

“是啊,四十萬大軍,怕是來勢洶洶,要直取我們青河關啊!”

將士們議論紛紛,各自思考著對策。

隨即張旭陽站了出來:“將軍,要不再讓我帶支隊伍過去拒兵谷伏擊他們吧!”

張旭陽自告奮勇,他並沒有因為對手兵馬有四十萬就感到害怕。

而吳廣聽到這話,卻是不由笑了笑:“要的,不過卻不是你帶隊。”

“那誰帶?”張旭陽聽到這話,忍不住掃視了營帳中的眾人,要說最適合帶隊伍過去伏擊的人選,那無疑就是他了。

他自身能力出眾是一方面,其次他已經在拒兵谷成功伏擊過對方一次,此時已經有了經驗,肯定會比其他人更適合。

吳廣收好書信,走到了張旭陽的身邊輕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我帶。”

此話一出,別說張旭陽,整個營帳的將士們都是不由一愣。

什麼情況?將軍要親自帶隊?

按照吳廣的職位,他根本不需要帶兵上陣廝殺,他的職責是負責整個軍隊排程的,更應該是坐鎮於營地後方指揮全域性。

但是現在將軍卻是說他要親自帶隊,這不由讓眾人感到震驚。

然而就在眾人的腦子還在飛速轉動時,吳廣的聲音再次傳來。

“你們調集自己手下的部隊,三日後青河關將士進入拒兵谷作戰!”

……

距離青河關遙遠的渡國皇城。

輝煌無比的議事大殿,仇衝行的情緒卻是不太穩定。

“一萬五千人,連對方一個人都沒殺就全部沒了?”仇衝行的聲音冷冽帶著憤怒,他質問著臺下的文武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