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論一個圈子的迴圈,效仿!(第2/2頁)
章節報錯
假名媛這個詞便是從這種風氣中演變出來的一種情況,十多個妹紙一起湊單租豪車吃上流餐廳,用虛假流量偽裝自己去釣富二代。
這種事情甚至上過新聞,甚至梁秋以前的圈子也接觸過這樣的人,只不過他並不是很有興趣和對方交談,否則還能更瞭解一些。
但是這兩種風氣的意義並不相同,後者有些走了歪路,有些狐假虎威,偏功利性的行為。
至於前者還可以說是不同階段的人在提升自己的品位,況且現在的梁秋正需要這種操作,來讓這些人將自己推行的一些東西帶火。
百姓們效仿有錢人,有錢人試圖效仿大官,那恰恰梁秋就是這一迴圈中的最上流。
或許只要今天梁秋髮條公告說御膳房做的烤鴨不錯,大機率明天皇城的鴨子價格都得翻上一倍。
而現在梁秋就是利用自己在這個迴圈中的作用,以軒塵區為點推銷出美食,甚至為之後推出的新奇物品做打算。
“陛下,老城區其他大樓也已經竣工,隨時可以使用。”蕭何出聲道。
梁秋點了點頭:“嗯,之前讓你收起的那些資料做的如何了?”
蕭何沒有猶豫,直接回答道:“已經和那些住戶協商好了,全部同意移居新屋。”
“好。”聽到這個肯定的答案,梁秋十分滿意。
新房區的所處位置在皇城內城,相比起內城,外城的人口分佈更為複雜,可能十個人之中就有五個人是遊民或者災民。
這些人往往是沒有在這座城池留有資訊的,所以集思廣益後,梁秋決定還是先將內城的居民轉移到這片新開發的房區內。
而後再將外城一些登記資訊的住戶轉移至內城進來的,這樣一來雖然有些麻煩,但勝在安穩不容易出事。
一個有家庭的居民和一個無依無靠的人對比,大機率前者做事都會有些忌憚,不敢隨意亂來。
至於怎麼勸這些人,就更加簡單了,只要許下承諾與好處,基本上都會同意。
例如你同意搬過去的話,免稅三個月,再提供個什麼床單三件套,這些搞起來也花不了多少錢就能把事情解決。
更何況自古民不與官鬥,百姓聽到這是梁秋這位皇帝親自下的指令,一個個都是點頭答應。
而在外城的那些居民就更方便了,內城和外城本身就是一個分水嶺,外城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搬進來住,而現在正好有了這個機會。
總之聽著蕭何的複述,一切都在計劃中進行。
“還不錯,先看看第一批的成效如何吧。”
如果大眾都能夠接受這種高樓大廈,梁秋便會順勢繼續建設。
當然接受不了,梁秋也不會停下,只不過會將這個程序放慢。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一下子接受新鮮事物,難免需要給別人一些適應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