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雷與電 第一百一十八章 清華祠寺(第2/4頁)
章節報錯
路銘珺有些自責,隨後點了點師爺,正色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比不得咱們昨日的思想骯髒,走,進去罰自個兒努力工作到他歸還玉佩。”
師爺臉色變了變,他說道:“昨個兒的事兒都已處置好,大人可是答應了下官,准許今日來報個到,就可以回去給我老父親拜大壽的呀。”
路銘珺恍惚一下,隨即笑著拍了拍師爺的後背:“對對對,我給忘記了,你忙你的去吧。”
隨後師爺簡單收拾了一下後院裡的桌子,若是有人前來報官,他都給縣令路銘珺準備好了紙張毛筆,收拾完這些,他才開開心心地打道回府。
在出府衙大門的時候,縣令路銘珺手裡頭拿著一幅卷軸,他笑著與師爺說道:“老哥,你年長我許多,按照咱們星冥帝國的禮制跟規矩,咱們同朝為官,我不能送老爺子太貴重的禮物,這幅字畫,我是專門替老爺子壽誕所繪,錢值不了多少,也不壞規矩。”
縣令路銘珺素有神童之稱號,四歲識字,七歲作詩,及冠之時的他,畫作驚為天人,得到了自己老師的同窗好友賞識,之後的幾年,那位當朝大官人,已經不好意思再找路銘珺要字畫了。
因為路銘珺做了縣令,禮部的人在官員來往這方面,與刑部的人走得特別近,稍不注意就是被盯住的下場,倒不至於丟了官帽,卻是十分令人捏鼻子的事。
如今有些文人騷客們認為路銘珺當了縣令,就要從此封筆,卻是讓師爺得了這一份好處。
於是通常都是倆人一塊工作的地兒,今個兒,就只有縣令路銘珺一人了。
前方兩百米開外的街道盡頭,就是帝國特地讓工部侍郎都來駐地監工的建築工程,整體上的構造,由祇首黃維仔細斟酌過後,最後上奏皇帝,才給敲定的五進院樓。
皇帝有意想著將婆遼城的這座祠寺,規模建造得大一些,因為要想第二座祠廟建成,還得等到下一位能夠成神的英靈誕生,星冥帝國方面需經過仔細臻選,對此有些緩意。
不過黃祇首承諾皇帝陛下,未來十年,國內四百餘座城之內,必然會超過半數完善城隍,所以祠寺的地位,那是水漲船高。
明日祠寺神像點睛一事,不過是龍舟起航,萬事開鑿的第一項。
凌元幾乎從未想過國策,作為星冥帝國唯一的皇子殿下,他比起自己的姐姐凌澈,的確是要悠閒太多。
臨近那座硃紅牆面的大祠寺,凌元來到了正大門,匾額已經掛了上去,上書‘清華祠寺’。
祠寺裡頭的一切在昨日已全部準備妥當,留下了這兩天的空閒,這還是縣令與工部官員的穩妥起見給預留而出,若是按照原計劃,這座祠寺其實早在一月前便可大開門廟。
門口站有府兵衙役四位,皆是裝備精良,凌元將縣令路銘珺的玉佩佩戴在腰間,想要直接開門進去,哪知還沒上階梯,就給攔了下來。
“此乃國家重地,未到時辰,不予開放,想來的話,得明天。”
凌元無奈,自個兒在宮裡頭橫行慣了,這地方的衙役遵照死命令,實乃正常現象。
於是凌元將玉佩遞到衙役面前,說道:“我是你們縣令的朋友,我對裡頭很感興趣,想要進去瞧瞧,勞煩諸位大哥讓個道。”
第一個接過玉佩的衙役害怕自己認錯,還把玉佩遞給了身後的同僚,待確認無誤,才給凌元放行。
在拿回玉佩時,那名衙役還給凌元饒了個錯,凌元笑著說不礙事。
這座清華祠寺,除了沒人,一切都很亮堂清貴,五進的院落,地方極大,硃紅的內牆壁上,還繪有五彩斑斕的志怪神獸,有神人騎獸圖,亦有神人降獸圖,是過渡的繪圖壁畫。
院落正中央,有一焚鼎香爐,香爐身前還有一排由紅磚俢砌而成的香槽,同樣是用來給百姓們請願插香之用。
院落前方的盡頭,有一座修得及其壯觀的廟宇,凌元以為自己看錯了,於是便回頭看了看身後的寺院大門,從外邊看不見裡頭的情景,當真讓他覺得匪夷所思。
這黃維肯定在此事上為孃親添了一大把力,否則工部的官員不敢這麼大肆消耗錢銀,因為星冥帝國境內的祠寺規模,都要比這座清華祠寺小許多。
三十三梯次的玉石臺階,凌元微微仰頭,提步而上,待他進入堂內,一座高達十丈的神像,杵立在大堂末端,四面靠牆的地方,皆是高約丈餘的精魅雕塑,栩栩如生。
不過有一點凌元看不明白,那巨高的神像頭頂之上,並無屋頂遮掩,是鏤空的。
用凌元此時的想法看來,下雨天肯定會直接把這裡給淹了。
身後傳來一道細微的波動,使得凌元淡然轉身,一道流光人影憑空而立,周身上下散發出淡淡白色光芒,宛如天神下人間。
凌元臉色有著微微笑意,可那英靈的神色卻有著一些怪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