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張玉在內的眾人自然都知道火器的厲害,但卻不知道這火器能厲害到這種程度。

現在的火器,大部分還是比是比較早期的火器,並沒有特別的技術。

像朱啟這種膛線槍,那更是不用說了,提前200年出現的東西,那真的就是軍工科技的碾壓。

膛線槍的射程已經能夠超過弓箭的射程, 所以這些明軍們騎在馬上,拿著膛線槍,對著眼前五百個元軍騎兵一頓突臉齊射。

那些元軍騎兵們根本就無法夠到明軍,就被一通子彈打成了篩子。

若是大叢集的騎兵還好說,這點傷亡不會造成什麼混亂。

但對方的元軍騎兵也僅僅只是五百人而已,這一通篩子一樣的子彈打下來。

少說有上百人落馬,還被後面的人踩的慘不忍睹, 頓時一片哀嚎之聲, 血肉模糊。

而這種情況對於士氣的打擊最是致命, 起碼那五百名元軍看到自己身邊的戰友,一個個的倒下,一個都慌了。

別說那些騎兵們慌張了,就連元軍的指揮官第一反應也是趕緊掉頭逃跑!

難怪這些明軍跑出來追自己,原來是早有準備啊!

如果他們一出來就開槍的話,那自己這邊肯定是二話不說,掉頭就跑的。

結果現在追了一輪下來,再想要跑就要調轉馬頭,再次加速,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不過時間上應該來得及,這時候的火器,即便是需要開第二槍,也沒有那麼的快,光是清理槍口填裝彈藥就要花費不少的時間。

元軍是這樣想著的,以為自己可以跑的掉,卻沒想到,身後很快又傳來了第二輪的槍響聲。

又是一連串的子彈, 嘩啦啦的射進了元軍的陣型之中。

那五百名元軍本來就倒了百多人, 現在第二輪射過來,又是將近百人倒了下去。

他們看的人都傻了,這是什麼火器啊,居然能填充的這麼快?!

這當然是遼王殿下發明的填充方式啊,就是用紙提前包好火藥和子彈,這樣就省去麻煩,可以直接塞槍管之中。

不過想要射第三發就沒那麼容易了,倒不是子彈裝填問題,二十那些元軍們已經撒溜的跑了老遠的地方了。

好在留了將近一半的元軍在原地,死傷大半。

這沒死的,自然都成了張玉的俘虜了。

這次對於張玉來說,可是天大的好訊息了。

張玉投降明朝之後頭一次的戰鬥,雖然規模不大,三百人對陣五百人,但在現在對峙的時候,這樣的勝利也是足夠鼓舞士氣的。

相信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納哈出是不敢派小股部隊過來騷擾了。

因為他們也不知道明軍這麼厲害的火器是不是全軍都配備了,萬一要是全軍都配備了, 這元朝的弓箭,可就沒什麼用了。

這麼厲害的火器, 自然是不可能全軍配備的,現在也就只有張玉這隻小股部隊有這樣的火器罷了。

這還是朱啟從自己的家當裡面拎出來給他的。

因為朱啟知道張玉是剛剛被收服的降將,這到了前線防線之後,那些副將們不一定服他。

萬一要是刁難他,手裡面有這樣一支裝備精良的部隊,也方便許多。

事實證明,朱啟還是有遠見的,現在正好就是這一批火器發威的時候。

不過這樣的火器數量還是太稀少了一些,因為膛線槍必須要用手工製作。

即便朱啟已經僱傭了許多的優秀工匠,但這三百把槍也就是朱啟現在全部的家當了。

畢竟這種槍械也是無法做到量產的,而想要裝備全部的軍隊,那肯定需要等到新型的鍊鋼廠建立之後,才有可能。

鋼鐵產量的上來,還需要搭配大量的工匠培養,至於說流水線的車床技術,在目前的時代,就不用多考慮了。

不過,這些雜七雜八的限制膛線槍量產的原因,那些將軍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