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名將張玉(第1/4頁)
章節報錯
洪武十一年,六月,遼東。
朱漆的大門上擺著大大的黑底紅字的牌匾,遼王府三個字映入眼簾,就感覺到一股說不出來的威嚴。
朱啟的遼王府就位於遼陽北端,原先屬於大元皇帝的行宮。
元朝的皇帝喜歡享樂,在各個地方都建有行宮, 這遼陽,身為遼東核心所在,自然也是有行宮的。
而且規模還不小,住在裡面就感覺住在一個小皇宮一樣。
朱啟也是含淚被迫奢侈了一把,本來家裡面也就三個老婆,一個兒子加上其他的侍從,宮女們也不過二百人, 住這麼大的屋子, 也實在是夠奢侈的。
他來到遼東遼陽之後, 也並沒有聲張,更沒有張公告或者召集當地的鄉紳開會什麼的。
要知道,其他的地方官員到了地方上任之後,第一時間就是召集鄉紳鄉老們開會,然後要求他們配合自己等等。
可能有人就要問了,這地方官員不是朝廷派來的長官嗎?
為什麼要和當地的鄉老鄉紳們溝通呢?
按理說,這些鄉佬也不過就是當地的百姓,頂多就是年紀大點,或者家裡富有一點,跟村裡的關係好一些罷了,有他們什麼事情啊?
其實,這和中國封建社會一個典型傳統關係很大,那就是皇權不下鄉。
自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大一統王朝,並且在各地設定郡縣,取消了封地諸侯制度以後,皇權就大大集中了。
但皇權的集中也僅限在州府這樣的行政單位上,而到了村落這樣的鄉下, 皇權就沒有那麼大的權威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可能在每一個村子裡都設定官府衙門的。
一個村子,可能也就三四十戶人,甚至不到十戶人,你在這裡設定官府衙門,那得有多大的成本啊?
所以在村落這樣的地方上,一般都是有一個年紀長的,或者是家裡富有,有學問的人說的算。
他們也就是所謂的鄉老鄉紳了。
不過,遼王殿下並沒有召集這些向老鄉紳,也壓根沒有和她們說話的意思,這不禁讓遼陽本地的人有點奇怪了。
而朱啟之所以沒有和那些鄉老們去聊天見面,歸根到底,也是因為他壓根就沒想起來這一點。
雖然到了遼陽,但他依然想著是摸魚,並不想去處理遼陽本地的政務。
反正都有朝廷派下來的地方官員,自己只要當好戍守邊疆的藩王就好了。
說起這個,藍玉很快就要被調回去了, 而在前線的防守就得依靠自己這個遼王了。
不過手底下, 也確實沒有什麼可用的名將了。
朱棣是燕王, 自然不會和自己到這裡跟著自己來的。
也就只有李善長的兒子李祺, 徐達的兒子徐增壽,還有李景隆三人。
其中,李景隆練兵很強,但讓他帶著士兵去作戰打仗,朱啟實在是不放心啊。
這傢伙在歷史上威名赫赫,但凡是他打的仗就沒有贏過的。
徐增壽和李祺兩人的水平倒是還可以,但現在年紀輕輕,還不能夠充當獨當一面的大將。
所以朱啟現在就面臨著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手底下能用的將軍實在是不夠多啊。
以前打仗的時候,身邊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名將,不是徐達,就是藍玉,要麼就是傅友德等等。
不過現在這些名將都不在自己的身邊了,遼東雖然藍玉還在前面佈置防線,但很快,他就要被召回應天府去了。
畢竟,出了胡惟庸的事情,這藍玉私下裡和胡惟庸的關係也是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