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閣好啊!(第2/5頁)
章節報錯
頑固是頑固了點,但起碼心術是很正的。
這朝堂之上,還是需要像呂昶這樣正直的人多一些比較好。
朱啟雖然已經勸說的很明白了,但這呂昶要是能隨隨便便就聽你話,那他也就不是呂昶了。
他猶豫了一下,隨後對著朱啟說道:
“殿下宅心仁厚,也不責怪微臣,先前在陛下面前進言,讓殿下儘早去遼東就藩。
但殿下的好意,微臣也只能心領了,這宰相制度,萬萬不能隨便廢棄。
這朝中沒有人敢站出來說,那我這一把年紀,反正也活不了幾年了,就由我來說好了。
若是我死了,能讓陛下幡然醒悟,這一條老命倒也值了。”
朱啟有點無語,所以說這呂昶也太過於固執,動不動就要以身取義。
這宰相制在讀書人眼中雖然說是很好的制度,但在朱啟的眼中卻實在是沒什麼大用。
這宰相或許是可以成為輔佐帝王的棟樑之柱。
但宰相也一樣,可以成為禍亂朝綱的核心所在。
無論是宋朝滅亡,亦或者是元朝滅亡,其核心原因其實都是主弱臣強。
你看看現在的北元,哪裡還有皇帝的戲份,整個北元都是王保保這個丞相操縱著。
不僅僅是宋朝和元朝,前朝的那些混亂時期,大多也都是亂臣賊子造成的。
而整個封建王朝,都是不斷地強化中央集權的過程,到了明朝後期和清朝的時候,已經將中央集權達到了頂峰。
想要強化中央集權廢除宰相制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至於說集權好還是分權好,朱啟也說不上來,也沒什麼感覺。
反正他這一輩子也不會去當皇帝,更不需要去考慮這種事情,也不是他需要考慮的。
他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然後看著大明王朝健健康康的往下發展,至於這王朝能延續多少年,那朱啟也沒什麼野心。
不過這個時候跟呂昶肯定是不能這麼說的,他還要忽悠忽悠呂昶,讓他不要執著於宰相制才好。
而不走宰相制,那走什麼呢?
肯定不用說了呀,那絕對是內閣制啊!
事實已經證明,明朝時期的內閣制度是優秀於宰相制度的。
畢竟好些個人在一起出謀劃策,總比你個別一兩個人獨斷專權來的好。
而朱啟這次來勸說呂昶,就是想要用內閣制來忽悠他。
反正呂昶怕的就是皇帝以後沒人輔佐,導致出了一個昏庸的皇帝,讓國家和民族衰落。
既然這樣的話,直接把內閣制泡出來,跟呂昶細細分析一遍。
相信這呂昶也不會再抓著宰相制不放了。
朱啟鎮定自若的在鋁上的邊上坐了下來,隨後把衣袍整理了一遍,才慢慢的說道:
“呂老先生,你誤會我了,我這次過來並非是讓你不要再去父皇那邊勸誡。
而是想和呂老先生商量商量這個宰相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