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老百姓們經過教育之後,也一定會成為我大明的百姓。

畢竟我漢族其他本事不敢說,但同化這一項絕對是世界第一的。

朱啟對此還是很有信心的,只要能夠一開始穩定住局勢,後面慢慢的同化就沒有半點問題。

而朱元璋對於朱啟的這一些方案,自然也是很認同的,拿到朝堂上和大家探討一下之後,很快就出了具體的論述。

這一方面還是這些大臣們比較拿手,畢竟一個個的都是跟著朱元璋白手起家,不少人還是曾經打拼過天下的。

對於這些懷柔套路自然是非常熟悉的,只是這中間的跨度恐怕說短了50年,說長了上百年的時間。

但也完全等得起的,比現在讓高麗繼續獨立國要來的好啊。

如果說之前不知道太平洋以及旁邊的那些島國更多的領土的事情的話,朱元璋沒準還會讓高麗繼續立國,省去一些麻煩。

但現在都已經知道了,自然不可能放任不管了,肯定是拿下攥在自己手裡的領土才最讓人安心。

不過首先就是要把整個高麗都統一在大明的旗幟下才可以。

而這樣做的話,說不得又要出兵攻打高麗了,當然出兵的話也不能直接以大明的名義,所以朱啟很快就找到之前扶持起來的,那個傀儡也就是王冕了。

王冕這個人,雖然看得出來有點野心,但膽子非常小,而且沒有能力也非常的聽話。

這一段時間如果不是大明一直關照著的話,早就被李成桂給打趴下了。

所以朱啟決定用王冕的名義來統一高麗半島,到時候直接從王冕麾下的兒子裡,挑一個年紀小的推出來當高麗王就好了。

至於說為什麼不讓王冕來當這個高麗王,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擔心控制不住的問題。

雖然說這王冕近期來表現的也不怎麼樣,而且根據種種跡象來看,絕對是一個草包,但畢竟他是一個成年人呀。

只要是一個成年人,那就有失去控制的危險,萬一要是周圍出了幾個厲害的高麗人,幫著他怎麼辦。

朱啟是萬般風險都不想去冒的,而找一個小孩子來當王的話,那就絕對沒有什麼風險了。

起碼這塊遮羞布還擋在那擋著,老百姓們也不會多說什麼。

到時候只要懷柔政策,慢慢同化老百姓也就可以了。

至於說王冕怎麼辦,那還用說嗎?

肯定是不能留在高麗了呀,沒準到時候命都不能留著活了。

不過這也不是朱啟管的事情了,朱元璋肯定會早有安排的。

張玉和朱能兩人,自然也是被調回遼東,去準備配合王冕來攻打高麗。

而另外一邊王冕,還不知道大明這邊已經計劃好如何使用自己這個棋子了。

他聽到了遼王朱啟送來的訊息,說是要安排人員掛上自己的旗幟來統一高麗半島,王冕那叫一個激動啊。

他心裡面還想著自己坐上王位,成為高麗王的場面呢。

說實話在遇到遼王殿下之前,這可是完全沒想過的事情,不過現在夢想居然近在咫尺。

王冕心裡面那個激動的呀,可別提了吧。

每天連覺都睡不好了,就盼望著大明的軍隊趕緊過來,而他的期盼也並沒有等候太久。

在之後一個月,也就是洪武17年的2月份的時候。

大明的軍隊就已經趕到了高麗半島了。

這些軍隊都是從草原上面下來的這時候回到了原地之後,休整了兩個月,就趕到高麗半島進行下一步的作戰計劃了。

戰鬥水準是不用說的,肯定是全球數一數二的精銳部隊了。

其他的軍閥,收到了大明資助的,的這個時候,自然是完全配合大明的行動。

而那些自己個人行動的個體戶,要麼收到大明的信件,立馬就投降。

要麼就像李成桂一樣打算做最後的一波反抗,不過李成桂即便是打算最後一波反抗,其實後路也都已經想好了,甚至連倭國那邊接應的人都已經找過了。

當然這些事情上,那些普通軍閥們是並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