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盜,兩小時後覆蓋。)

——————————

當朝堂之上,還在為了遼王殿下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拿下整個雲南這件事情,而狂歡或議論紛紛的時候。

民間可就沒有這麼多的輿論了,大家統一論調,那都是一句話,遼王殿下牛逼。

王五六是王二喜的父親,他的兒子跟著遼王殿下去了前線打仗去了。

他以前也是大明的一個老兵,不過這麼多年的戰鬥下來,身子骨撐不住是一點。

而且傷痕累累,讓腿腳落下殘疾。

打仗是肯定不能打仗了,也就退居二線,在應天府官府衙門當個差。

雖說只是普通的低層官員,但在鄉里鄉親們的眼裡,王五六的官職已經是非常了不得的存在了。

所以有什麼八卦新聞,大家也都會樂意去找王五六探討探討。

畢竟在大家的想法裡,這王五六是官府衙門的人,知道的訊息自然也就是內部的訊息了。

而最近一段時間,應天府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自然就是有關於雲南那邊戰爭的事情了。

雖然說他們自己並沒有親赴戰場,但很多人的兒子,或者侄子之類的親屬都在戰場上面的。

不僅如此,身為大明的百姓,自然也很關心這一次大明能不能打勝仗。

如果大明把北元徹底給推平了,那不就是盛世來臨的徵兆嗎?

這年頭好不容易能夠碰到一次盛世,老百姓們心裡自然是非常高興的。

至於說情報的話,其實王五六這邊也並沒有什麼特別多的情報。

但也是聽了一些雜七雜八的訊息的,這時候也不能跟鄉里鄉親們說自己不懂啊,平日裡吹的牛也不是少數。

自然只能硬著頭皮,摸了摸鬍鬚,搖頭晃腦的說起了那些事情來。

王五六所聽到的自然要比真實情況要更誇張一些,比如說遼王朱啟,命令那些將軍們去佔領雲南各地的時候。

朱啟其實並沒有親自出馬,到前線戰鬥過的,但傳回來的情報經過上面的匯總之後,下面的那些官員們說出去的,自然就是有所不同的。

而王五六聽到的版本,就是遼王殿下如同三國時期的趙雲,一般勇勐7進7出殺了北元一個片甲不留。

在進攻昆明的時候,遼王殿下那是一馬當先,一人拿著方天畫戟就斬殺了,上百人可以說是勇勐無比,如同呂布在世一般。

而這還只是戰場上的勇勐,更厲害的是遼王殿下,對於大理段氏的威懾。

大理段氏大家都知道,在雲南大理已經待了數百年的時間了,這實力自然是不用多提。

而大理段氏在遼王殿下面前,那就連個屁都不是。

據說遼王殿下自己騎著一匹白馬,日夜兼程三千里就趕到了大理段氏的家門口,當時就把大理段氏的首領給嚇了一個半死。

尤其是見到了遼王殿下如此英姿之後,立馬就跪地投降,沒有絲毫抵抗之心。

那些老百姓們一聽如此離奇的故事之後,也都是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來。

沒想到在傳說中,以一人之力敵得過千軍萬馬的事情真的出現了,咱們遼王殿下真是厲害。

像這樣的談論,自然在應天府的大街小巷都有的。

反正這段時間每一個人見到旁人開口的第1句就是,遼王殿下牛逼!

而朱啟就算沒有回去應天府,也知道這時候應天府,肯定已經把自己吹噓上天了。

而大理段氏那邊,很快就和大明的官員進行了交接。

畢竟他們的首領段清玉,都已經決定要投降大明瞭。

自然不會有什麼人繼續頑抗,就算是想抵抗,那也得打得過大明才行啊。

大理段氏的事情算是徹底的解決了,至於說梁王的話,現在也沒什麼利用價值了。

而殺他自然是不會殺的,畢竟梁王本質上,也是幫大明統一雲南做出了汗馬功勞啊。